1.
天津網友陳小姐發信息來向我報喜:她通過了職稱考試。我為她高興鼓掌。
我們是因為都訂了李笑來老師的專欄《財富自由之路》在二月份初認識的,因為我們都想練習寫作,所以就聊到了學習上,當時聊到她有一場考試,這場考試直接影響她的升職加薪,可見是很重要的考試。
時間不緊不慢的走著,轉眼到了四月下旬,我們有兩個多月沒有聊天。
有一天我問她:“考試過關了嗎?”
她發了一個大哭的表情過來說:“看不進書,連帶其他事情都沒有做好,心里難受著。”
我鼓勵她:“從現在開始看書吧,一天看一頁也好。”
她發了幾個字過來“好的,謝謝!”就過去了。
昨天她發了一句話過來:“親愛的,我考試過了。”并發了一個開心的表情過來。
她的喜悅隔著屏幕感染著我,我們沉醉在歡樂中。
“我還以為過不去了,書都是從頭開始看的,原來也不是很難。”她感慨地說,“付出是會有回報的。”
很多人總是抱怨自己的人生不如意,總是羨慕別人很容易成功,殊不知,每一個人的成功背后都是人們看不到的辛勤付出。
李嘉誠先生每天早上(5:59)起床,雷打不動堅持了幾十年。
世間唯一最可證明的因果,你付出多少努力,就必須有多少收獲。
2.
曾經看到過這樣的一個故事:一個人在沙漠里行走了兩天,途中遇到了暴風沙,一陣狂沙吹過之后,他已迷失了方向。
正當他快撐不住的時候,他發現了一間廢棄的小屋,他拖著疲憊不堪的身子走進了屋內,屋里面除了有一些枯朽的木材外,屋角竟然還有一架抽水機。
他興奮的走上前去汲水,卻任憑他怎么努力抽水,卻抽不出半滴水來。
他頹然坐到地上,卻看見抽水機旁有一個軟木塞堵住瓶口的小瓶子,瓶身上貼了一張泛黃的紙,上面寫著:你必須用水灌入抽水機才能引水。不要忘了,在你離開之前,請再講水灌滿。
他拔開瓶塞,發現瓶子里果然裝滿了水。
他的內心開始糾結:如果自私點,只要將瓶子里的水喝掉,他就不會渴死,就能活著走出這間屋子。
如果照紙條做,把瓶子里唯一的水灌入抽水機內,那萬一抽水機不出水,他就會渴死在這地方。那如果是真的抽出水來呢?
在這決定生死的關頭,要怎么做呢?
最后,他還是決定把瓶子里唯一的水灌入了看起來破舊的抽水機里,他用顫抖的手去汲水,還別說,看起來破舊的抽水機里涌出了大量的水。
他喝足水后,把瓶子裝滿水,用軟木塞塞好,并在原來的紙上寫上自己的話:相信我,真的有用,在取得之前,要先學會付出。
人生就是這樣,很多時候,在我們期望得到什么的時候,我們必須先付出。
如果你想得到真摯的友誼,你就必須以同樣的真誠來對待你的朋友;如果你想得到上司的肯定,你就必須努力,做出成績來,讓他看到你的業績……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只有付出了勞動,就總能體會到收獲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