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好,晚上好》:從低幼讀物中的發現生活的美感

圖片來自網絡

剛開始接觸兒童圖畫書的時候我想,童書都是大人寫出來畫出來給孩子看的,如果我能看懂大人想表達的意思,就一定知道怎么教孩子看。

順著這個思路,我看了很多兒童圖畫書,也寫了不少圖畫書的解讀。每一次都盡量把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表達出來,以期能準確地抓住作者想表現的東西。

從第一本書開始,我能感覺到自己的變化,從只會表達情感到會看圖畫,從只能感嘆畫得好到知道哪里好,從看到表面的故事到會分析整本書的優點,圖畫書給我打開了一扇窗戶,一扇通往我內心童真的窗戶。

先給大家看兩張圖,請各位看看能否發現其中的區別,答案在文章末尾:)

看完松居直的《幸福的種子——親子共讀圖畫書》后,我覺得自己的圖畫書學習之路才剛剛開始。當然,今天我想講的不是《幸福的種子》這本書,而是“美國現代兒童文學奠基人”瑪格麗特·懷茲·布朗的兒童圖畫書《早上好,晚上好》(Good day,Good night)。

圖書封面

瑪格麗特·懷茲·布朗出生于美國紐約聲名顯赫的布朗家族,她終身未婚,但是卻對孩子,特別是幼兒期的孩子的心理、情緒和興趣有著深刻的認識,并擅長用精簡、游戲性、有韻律的優美文字來鋪陳故事。她一生致力于童書寫作與兒童教育,曾四次獲得過凱迪克獎,還獲得過“美國圖畫書屆先驅性人物”、“黃金時代代表人物”的桂冠。在她短暫的一生中,寫下了百部作品,并以經典作品《晚安,月亮》(Goodnight Moon)和《逃家小兔》(The Runaway Bunny)在兒童文學領域獨樹一幟。

《早上好,晚上好》是一本大人看起來非常簡單的繪本,簡單到沒什么故事情節,不到一分鐘就可以翻完。如果順著這個思路看下去,根本不可能知道圖畫書的意義在哪里,更理解不了瑪格麗特居然可以依靠寫童話書就能獲得如此的殊榮。這些,就是極容易被大人忽略的,低幼兒童讀物中展現的生活美感。

一,繪本故事簡單,背后的意義卻很豐滿

給幼兒看的書,文字一定不會太多,甚至語句有多處重復,目的就是多次重復簡單的詞,利于小孩子模仿和學習。從這一點來看,《早上好,晚上好》符合幼兒閱讀的要求,語句簡單,重復性強,便于模仿記憶。全篇文字幾乎全是以“早上好,**”和“晚安,**”組成的。

即便語言如此簡單,松居直所說的好故事的組成部分——時間、地點、人物、做什么、如何做、結果如何——仍然清晰的表現了出來。

時間:早上、晚上

地點:小兔子生活和玩耍的地方

人物:主人公小兔子、小貓、其他兔子鄰居等

做什么:迎接早上的陽光、充實度過每一天、與傍晚的夕陽說再見

如何做:跟太陽和月亮說“早上好”與“晚安”,和伙伴們踢球度過快樂的一天

結果如何:小兔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對生活充滿著熱情

不去深挖繪本背后的意義,根本意識不到簡單的圖畫書有那么多的涵義,讀不懂這些涵義,自然也講不出好故事給孩子聽。

二,繪本形象鮮活,色彩豐富,可做兒童藝術啟蒙的材料

松居直說,圖畫書的插畫是孩子最早接觸的畫,而幼兒時期獲得的美感體驗直接影響著長大后的審美力。如此看來,為孩子挑選圖畫書是一項責任艱巨的工作。

據我的體驗和觀察,選擇大師的作品能避免踩一部分雷。《早上好,晚上好》的繪制作家是美國知名童書作家、插畫師羅倫·朗,他憑借美國總統奧巴馬所著的《為你歌唱》(Thee I Sing) 和華提·派爾普經典作品《勇敢的小火車頭》(The Little Engine That Could)中的插畫,成為《紐約時報》排名第一的暢銷書插畫師,還曾憑借《逐夢火車》(I Dream of Trains)獲得了美國金風箏獎,這是美國童書作家和插畫家協會頒發的一項針對童書的大獎。

回到這本圖畫書中,我們看看畫圖是怎么表現故事的:

1,好的圖畫可以單獨講述完整的故事。

為了檢驗這一點,我特意遮住文字部分,只看圖畫,也能知道這本書講述了小兔子一天的生活。它用充滿期待的眼神迎接第一縷陽光,活力四射地和伙伴們一起踢球,一直到最后略帶平靜和疲憊的和玩具們說晚安。

2,好的圖畫和文字能夠一一對應。

這本書的文字特別簡單,但是每一幅圖畫都能和文字對應得上。跟陽光說早安的時候,鄰居的影子就被陽光拉得很長很長;跟小鳥說早安的時候,就能看到鳥窩里有三只嗷嗷待哺的幼鳥。文字是圖畫內容的集中提煉,而圖畫又是文字的發揮和延伸,圖畫書的藝術可真不簡單。

3,好的圖畫值得仔細探究細節。

故事開篇,小兔子在迎接第一縷曙光,它望向的方向就是太陽升起的地方;

說晚安小蜜蜂的時候,大部分蜜蜂都睡著了,只有一個蜜蜂媽媽帶著小蜜蜂在讀睡前讀物,這個細節正好可以對照睡前自己在讀書的小朋友。

除此之外,每幅細節圖中出現的動物和物品,都可以在整體的大圖中找到,這些視角的轉換、視野的擴收可以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觀察事物的角度、發現細節的眼光。

圖中大樹上的鳥巢和蜜蜂蜂巢,兔兔烘焙屋、足球場都在其他單圖中出現,非常值得孩子多看多對比發現一些細節。

三,越是低幼讀物,越需要父母帶著愛意讀給孩子聽

松居直在書中說,“圖畫書對幼兒沒有任何‘用途’,不是拿來學習東西的,而是用來感受快樂的。”如果父母能夠用充滿情感的、溫暖的話語讀書給孩子聽,就能在閱讀中和孩子產生情感共鳴,感受他的情緒變化,激發他的語言功能,充實他的內心感受。

圖畫書的價值因人而異,所以父母首先要學會看圖畫書。這里有三點需要注意的問題:

1,父母要認真地反復念圖畫書給孩子聽,因為幼兒讀書主要依靠的是聽覺而不是視覺(認字)。

2,大人應該順著孩子的思緒,而不是想時刻左右他。讓孩子成為閱讀的發起者,而不是圖書的補充者(讓孩子看圖、聽故事,而不是去找書本想表達什么意思)。

3,當孩子有疑問或者想探討時,要溫暖地回應他,與他溝通。(注意不要總是對孩子發問,問他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別用大人所謂的“讀書的意義”代替孩子“讀書的快樂”)。

“一個會念圖畫書的人,不但是圖畫書藝術的最佳解讀者,同時也是最好的媒介”,他能決定圖畫書的最終價值。(《幸福的種子》P33)

我希望提醒父母,或者將為人父母的讀者,當你拿起一本書,特別是兒童圖畫書的時候,不要僅僅把它當做一個玩具,或者是識字、豐富孩子認知的工具,你要首先了解它、發現它、愛上它,才能經由本身把書本的意義傳達出去。

瑪格麗特·懷茲·布朗的這本《早上好,晚上好》雖然故事簡單,語句簡單,但是它能定出孩子視覺的焦點,引導幼兒關注他身邊的世界,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接受健康的生活方式。

書本中的小兔子每天早早起床迎接太陽,晚上乖乖地和月亮說晚安然后入睡,是多么自然而規律的生活方式。日出而起、日落而居,城市的嘈雜擾亂了生活的作息時間,但是繪本完全可以開辟一片世界讓孩子感受平靜。

小兔子每天給鄰居送報紙、喂小貓、和伙伴們一起踢球,不就是小孩子做家務、愛動物、愛運動的翻版嗎?一旦繪本故事能夠走進孩子的心里,他就能形成自己的認知,確定模仿的對象。

繪本就像一個房間,孩子走進去,再走出來,撫平內心感受的同時也能收獲力量和勇氣。大人們需要朋友和交際圈的撫慰,小孩子同樣需要知道有人會和他做一樣的事,這種心靈的支持比大人說一百遍你能行要有用的多。

《幸福的種子》里有這樣一段話:“幼兒的耳朵相當好,對于語言和聲音非常敏感。特別是在兩歲到四歲時,孩子會專心聆聽有趣的聲音和節奏輕快的語調。這可能是因為他們在生理上,自然會被有節奏的詞句所展現的音樂性(或稱為聲音性)所吸引。”

《早上好,晚上好》就是這樣使用重復、溫柔的語句和整個世界對話,世界蘇醒過來,語句輕快起來,世界沉沉睡去,語句安靜下來。

生活即呼吸,呼吸在這些語句里。


PS:最后回答一下最開始兩幅圖的答案。那是書本前后的環襯頁,我是翻了很多很多遍才發現,這兩幅圖展示的是森林中的早晨和晚上,故事就發生在圖中偏右的那顆大樹底下,那里是小兔子居住的地方,下圖中樹下有星星點點的燈光。不仔細看根本發現不了這些細節,對嗎?很開心,我現在慢慢會看繪本了呦~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