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初,關(guān)注了剽悍一只貓的微信公眾號,很喜歡他的文章,也第一次知道了簡書。
抱著好奇的心態(tài),在簡書上注冊了一個賬號。現(xiàn)在,還能想起第一次打開簡書的心情,仿佛給我打開了一個新世界,一下子把我吸引住了,整整看了一天,連午飯都忘了吃。
今年,我正好30歲,進入而立之年。回首過去,發(fā)現(xiàn)自己一事無成,毫無成就。看了孤獨的人不睡覺寫的《在浮躁的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堅持三年時間做一件事情是什么感受?》,把自己感動的稀里嘩啦,原來能把一件小事堅持下來,就能如此美好!
讀了竹下草寫的《25歲死,75歲埋》,觸及靈魂,強烈地震撼了我的內(nèi)心。我覺得這篇文章確實是當下很多年輕人的真實寫照。我已經(jīng)30歲了,如果再不做點什么,就真的是30歲死,75歲埋了。
經(jīng)過深思熟慮之后,我覺得自己唯一一個還算是愛好的就是寫作了,因為從小就喜歡讀書寫東西,作文也曾無數(shù)次的被當成范文在講臺上朗讀,也曾在報紙上刊登過幾篇“豆腐塊”……但是大學(xué)畢業(yè)后,就基本上沒怎么寫過文學(xué)性質(zhì)的東西了。
我也曾問自己內(nèi)心,還喜歡寫作嗎?答案是肯定的。所以,我決定重新拾起這個愛好,當做堅持的第一樣事情。
2月15日,我在簡書上寫下了自己的第一篇文章《虧欠》,16次閱、0評論、0喜歡,《首頁投稿》拒絕你的投稿+一個哭臉;我覺得這是剛開始,證明不了什么;2月17日,我又寫下了第二篇文章《在<鄉(xiāng)村愛情>宋曉峰身上,我們應(yīng)該學(xué)到什么?》,34次閱、0評論、0喜歡,還是《首頁投稿》拒絕你的投稿。我有點心灰意冷的感覺,覺得自己一定是存在什么問題。
于是,我把“剽悍一只貓”的文章一篇一篇從頭到尾都看了不止一遍,還關(guān)注了簡書上比較知名的作者,像我是特立獨行的貓、彭小六、趙曉璃等,仔細地分析熱門作品的標題、結(jié)構(gòu)、語言風格等。再回過頭看自己寫的文章,確實挺惡心的。
我知道自己寫的文章還不夠好,寫作能力還不夠強。都說要成功,先發(fā)瘋,頭腦簡單往前沖,牛逼都是從傻逼開始的,所以我平下心來不斷地寫、寫、寫,每天從晚上下班吃完飯,大約8點鐘開始動筆,一直寫到12點左右。一盞臺燈、一支筆、幾頁紙,讓我“享受”一段孤獨的時光。
終于,3月14日,我寫了自己的第三篇文章《把每一天都當做生命的最后一天》,收獲了第一個喜歡,對我來說這就是莫大的鼓勵,讓我歡呼雀躍,像個孩子一樣。
3月15日,我寫了自己的第四篇文章《陳坤的男神氣質(zhì)是怎樣煉成的》。
3月16日,我寫了自己的第五篇文章《做對的事情,永遠比把事情做對重要100倍》,它讓我收獲了第一個粉絲。這一次,在深夜,我留下了欣慰的淚水。
《首頁投稿》還是一次次地拒絕我的投稿,我不知道自己的文章第一次被《首頁》收錄是在什么時候,我更不知道自己何時才能寫出10萬+的文章。
盡管,我知道簡書的寫作之路,注定是無比艱辛而又漫長,
但是,
這唯一的喜歡和唯一的粉絲將支撐著我像一個勇士一樣,繼續(xù)努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