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翻出了QQ空間的舊文,重讀一遍,對那些走過的或哭或笑的日子,心生無言的感激。沒有淚,又怎會有笑?沒有過去,又怎會有明天?
我們都要堅強
——寫給兒子的日志
1、
兩周的假期很快就要結束了。這是屬于我和兒子的假期。早晨醒來,想著他馬上返校,然后很快就要離家到武漢集訓學習,心里忽然有不舍的疼痛。
昨晚熄燈之后,我和他在“7”型沙發上頭挨頭躺著說話。我的言語中自然流露出母愛之情,他“唉唉唉”地試圖回避。心里暗笑,小男孩長成半大小伙了,自然是羞于這樣的過于直白的言談。就好比走在街上,幼時的他喜歡牽著你的手,而如今你若試圖將手放進他的臂彎,他會觀顧左右,然后猶豫地將你的手放開。于是我會取笑他:“有一天你有女朋友了,你巴不得她挽著你喲。”
2、
母親的心總是矛盾的吧。面對兒子,生怕他在成長的過程中受到傷害,遭到挫折,遇到風險;轉念間,又希望他能從某些際遇中親身體會到人情冷暖、世事蒼涼、現實無奈。沒有經歷,如何堅強?
兒子初中時有一個好朋友,幾乎形影不離。可是進入高中后,兩人越來越合不來,那個男生甚至經常當著眾人面嘲笑兒子。兒子很委屈,情緒低落。我和他談心,我說朋友需要選擇,真正的朋友能夠彼此快樂,如果不快樂,何必要堅持?之后兒子主動斷了往來,恢復了常態。
今天早晨,兒子和另一個好友聯系,電話始終無人接聽。二人早就約好今天的活動安排,那個孩子手上還有來不及還給我的五十塊錢,我說由他們自己處理,當作今天二人的零用。一直等到十點鐘,兒子最后決定把手機放家里,獨自出去。我懂得孩子的心態,朋友失信,他只能以這種方式表達失望。我安慰說,或許他有特殊事啊,手機不在身上啊。這樣的安慰當然無濟于事。
有些事我們真的不能去假設為什么,因為事實或許與假設大相徑庭。可是這樣的道理,兒子現在還不能明白。對于成人來說,我們雖然明白道理,不也同樣會常常使自己陷入不良情緒的困擾嗎?
3、
我愿意和兒子開誠布公地交流情感問題。幸運的是,青春期的兒子在我面前并沒有太明顯的叛逆,他同樣愿意與我探討。
我說:“父母和孩子,是骨血相連的情感關系,這是一種有別于戀人、有別于夫妻的感情。你爸或許和新婚的妻子幸福又愉快吧?但如果他始終像現在這樣對你不管不顧的話,他的情感世界絕對是殘缺不完整的。”
這樣的交流,我絕對不是刻意針對他的父親,更不是挑撥。對于進入十八歲的兒子來說,他自然能體會到他父親對他的淡漠疏離。如何教導兒子成為男子漢,是一個父親的責任。既然當父親的失職,那么我只能以母親的方式來誘導他,有朝一日,如何做丈夫,做父親。
4、
假期最愉快的是,和兒子一起去影院看了一場電影《盲探》,更愉快的是,電影確實值得一看。觀影之后,兒子興奮地和我交流,電影何以吸引他。我說,杜琪峰的作品,通常不會讓人失望。回想從前,我和兒子一起看過數不清的電影,還有漫畫和小說。
前陣子我在電腦上回味了一遍《科學怪人》,感覺就像看一場新片,只是有些片段依稀有點熟悉。問兒子是否記得看過的同名漫畫,他笑我記憶差:“我當然記得,電影我也看過,還是和你一起看的呢。那是瑪麗雪萊的原著。”我不得不驚詫他的記憶力。可惜,那么多年為他買的各種書籍,還有好幾本我和他的相冊,都留在他父親家里了。有一次我問兒子,那些書還在嗎?他說以前的東西都沒看到了。
所幸,我和兒子有過的那些快樂往事,刻在了心里,誰都抹不去。
5、
當一個女人成為母親,她的人生態度和價值觀念會逐漸獲得全新的改變。有時靜下來反思自己,性情與從前大不相同。兒子偶爾說:“媽媽,你脾氣好多了。”或許,這也是青春期兒子愿意與我親近的原因吧。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出現了那么多那么多的問題,一點點解決之后,再容易激烈的情緒也會收斂啊。
記得離婚初期,兒子每晚自習之后在網吧過夜,正值我在外出差,出差結束,才知他夜宿網吧一周。恐怕只有當母親的才會差點崩潰吧。男人會灑脫得多,他父親依然是“玉樹臨風侃侃而談”。
錯了,才會知錯。這是兒子得到的教訓。做母親的,也學會淡定從容。
6、
曾經為兒子寫過很多文章,記得最深的有,《你是我的天使》,《像維特那樣煩惱》。很久沒為他再寫什么。今天頗多感慨,權且作一篇《寫給兒子的日志》。
有些路我們走得很艱難,但我們依然在堅持。那是因為,希望有一天,我們能夠懷念!
有一天,我們一定會變得足夠堅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