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見過分手后的苦苦糾纏,也見過被拋棄后的痛不欲生。我們都以為拼命挽留可以完成一次情感的救贖,卻忘了,當一個人決定離開的時候,該是怎樣的堅決和不留退路。
單方面苦苦支撐的感情,不是堅持,而是煎熬。與其讓自己沉溺在悲傷的氣氛里,不如大大方方放開曾經緊握的手,還兩個人自由。愛與不愛,沒有原因,也沒有對錯。我們總要在人生不斷的得失之間學會"忍痛割愛"。
別卑微地挽留,當一個人不愛你了,你的好也會變成讓他無法忍受的理由。
有句話說:" 人生就是一列開往墳墓的列車,路途上會有很多站,很難有人可以自始至終陪著你走完。當陪你的人要下車時,即使不舍也該心懷感恩,然后揮手道別。"
我們每個人身邊的位置都是限定的,有新人要來,自然就有舊人要走。無論一段感情以怎樣的結果收場,我們都該心存感激。因為能去那個人的世界里走一遭,就已經感到很滿足。他讓你的生命有所不同,也給了你新的可能。即使因為種種原因不能走到最后,也該給對方一個由衷而美好的道別。
我祝你擁有美好的前程,你祝我重新獲得你無法再繼續給我的愛情。愛的時候就擁抱親吻付出全部,不愛了就開始各自的生活,給對方祝福。
我們總說是前任消耗掉了那個青春正好的我們,我們用 " 人渣 " 、 " 渾蛋 " 來形容他們,好像所有的錯都在對方。我們急著撇清自己,以示自己在這段感情里的忠貞,可是我們都忘了,任何一個分崩離析的結果一定都不是一個人可以造成的。所以別埋怨誰負了你的深情,如果他要走,就請瀟灑地放手。
其實,后來被我們憎惡的那個前任,和最開始的時候我們逢人就忍不住夸耀的,是同一個人。也正因為他的離開,我們才知道了什么是真正對的人。一段失敗的感情不是讓我們用來苦大仇深哭哭啼啼的,而是讓我們學會,未來要如何做一個合格的伴侶和一個值得被對方珍惜的愛人。
白巖松說過一段話: " 二十年過去,你會更知道生命是怎么一回事兒,四十八歲的一天要比二十八歲的一天過得快多了。二十八歲時覺得還有大把的時間可以浪費,到了四十八歲時就知道很多沒有價值的事情就不要去做了。年輕的時候覺得什么都該得到,但到了這個歲數你就會明白,得不到是天經地義的,得到是純屬偶然,得不到太正常了。"
從來沒有人告訴過我們,有誰會保證一直陪我們走到生命的終結。失去是我們每個人生命中最常見的事情。如果你能陪我走到最后,那我感激不盡,也一定將我全部的愛都回饋于你。如果你對我說抱歉,那也沒關系,我祝福你找到你的意中人。
單方面的付出是沒有意義的,你想再多,對方也不會領情。我也失戀過,也痛苦過。可是最后你會發現,其實你都是在傷害自己。你知道嗎,你要過得比和他在一起的時候更好,你要讓他知道,失去你,才是他最大的損失。
愛能讓人長出勇氣來,不愛也是。一段失敗的感情不應該成為你的阻力和軟肋,而是讓你生出更強大的力量,成你堅強的鎧甲。
后來的我們都會明白,無論我們想不想,該離開的人總要離開,那不如好聚好散,愛過就好。我不想和你說再見,但如果有一天,你真的站在我面前,跟我說,你要走,那我也一定不會挽留。
再見,不遠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