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我成就感”,就是“自戀”。它強調“這是我的xx”,“我”必須要有這種東西,才能滿足。相反,如果達成的這個成就,不能給我提供“自我成就感”,“我”甚至不想要。
只追求“我”個人的勝利,而不追求單純的勝利結果,這在職業運動員身上是非常常見。這種強烈的自我成就意識,會讓他們激發出強大的戰斗力。
這背后也有消極的一面。當形勢不利的時候,自我成就意識強烈的人會將自我挫敗感轉嫁到隊友身上,這會嚴重傷害球隊。
2-如果自我成就感太強,不斷地去追求“我”的勝利,避免“我”的失敗,那么,這份自我成就感就會在情勢不利的情況下變成自我挫敗感,限制潛能發揮。
如果你把挫敗感轉嫁到隊友身上,就會影響團隊的整體發揮;而如果這份挫敗感是你一個人承受的,也影響你的個人發揮。
其實,別說發揮潛能了,當你強烈地需要一個人承接你的失敗感,做你的“背鍋俠”的時候,你會找比你差很多的人做伴侶、做商業伙伴,還會對你的孩子發出強烈的負面期待,讓你的周圍聚集一些失敗的人,最終使你活在失敗與痛苦中。
3-要想發揮自己的全部潛能,就要放下頭腦的評判,讓注意力高度集中在事情上,并信任身體的自然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