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跟同學大M聊天,她因為知道職級升了之后,工資也不會達到她的期望值, 而且要經(jīng)常性加班,所以在考慮離職的事情。
做HR的老洪開始問起來:
你想找什么類型的工作?
我不知道。
可能是高薪的吧,我在旁邊幫她補充思路。
其實如果只是高薪,那份工作我不能獲取成長的話,也不會做久的。
典型的90后,工作不僅要在薪水上給夠,還要有個人成長。老洪評價道,便接著給選擇:
那你去我公司做項目銷售吧,能學到很多東西,薪資待遇也不錯。
大M答到:
那我可以直接轉去自己公司的銷售部啊,我還比較熟悉自己公司的業(yè)務呢。
項目銷售跟產(chǎn)品銷售能學到的東西是不一樣的,要是讓我去做其他方面的銷售,我不愿意,但我公司的是項目銷售,我還是樂意去嘗試一下的。
這樣啊,那我考慮一下。
你要問一下自己,想要什么,不然你跳出了一個坑,還是要跳進另一個坑的。
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啊。我想睡覺睡到自然醒,數(shù)錢數(shù)到手抽筋。
我跟老洪立馬補刀:
你明天就可以睡到自然醒啊,也可以把銀行卡里的錢拿出來,換成一毛一毛的,數(shù)到手抽筋。
You know what I mean. 大M 開始抗議了。
我也不知道我想要什么啊,什么都可有可無,我不在乎別人怎么看我,也不在乎別人過怎樣的生活,但我就是對現(xiàn)在的工作覺得膩煩了。
因為已經(jīng)熟悉了工作,覺得學不到新的東西了,沒有成長了?
對。
這也涉及到90后的一個管理問題了。僅僅用錢來讓90后工作,是不夠的。她們還需要成長,需要激勵,最好能把工作游戲化,來讓她們一步步通關。
我立馬對大M說:
你把這個管理原理先應用在自己身上,把工作當做游戲來打,給自己設置刺激感和獎勵機制,比如通關后就可以獲得50萬。
老洪接著補充了管理90后的三大原則:
淡化權威
軟化沖突
角色化
淡化權威:在跟90后布置任務時,不能以一種:“我就是你上司,所以你要聽我的”的姿態(tài)來對話,而是要告訴他們做這件事的深層原因。
軟化沖突:比如90后員工賭氣,說我不干了。那你作為管理者,要去詢問不干的背后原因,并根據(jù)情況給出建議。
角色化:要讓90后員工明確她的工作內(nèi)容包括哪些。不然到時候她沒把活干完,她還會反過來說:你又不告訴我,我需要做這個。
回到剛才那里,大M 為什么會覺得迷茫?工作的薪資水平也還不錯,做的工作也可以應用上自己專業(yè)學的知識,但久不久,就總會覺得生活少了點什么。
深諳管理的老洪是這樣分析的:
90后出生的時候,正趕上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這一代的人,在生活物質(zhì)上不愁吃穿,因為跟互聯(lián)網(wǎng)接觸得早,他們的開放性和包容性也更強。雖然在大城市沒有房,但在老家一般有一套或兩套房,父母哪怕是老年了,也可以靠著房租養(yǎng)老。這樣,父母的養(yǎng)老問題基本上不用考慮,因此造就了他們?nèi)涡裕活櫼磺械男愿瘛9ぷ鞑幌矚g了,立馬辭職找下一份,在工作上一定不受委屈,不肯受氣。
在大城市房價高,反正也買不起房了,就直接把這個要求從自己的列表剔除,因此有錢就任性花。對父母,自己沒有養(yǎng)老的負擔,對自己,反正都不打算結婚,也沒有負擔。所以就隨意瀟灑,但這種瀟灑也會帶來一個問題:沒有任何負擔,就意味著可能少了設立人生目標的一個基準。
并不是說人生目標一定是由負擔衍生來的,但相比較有家庭負擔的80后一代,他們往往不會這么任性。
聽了老洪的分析,我才意識到,原來一個人的決策,一代人的任性,還跟那代人所處的大環(huán)境有如此大的關系。
她真正讓我從樹葉,看到了地底下的樹根。
關于90后的管理,你有什么看法,歡迎和額外探討。過幾年,00后要走出校園,走進工作了,關于00后的管理,又該應用哪些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