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電影院看了《從你的全世界路過》,電影和我想象的一樣,很感人。
電影中陳末和幺雞的故事,豬頭和燕子的故事,茅十八和荔枝的故事,一幕幕都印在腦海里,讓我記憶最深的就是豬頭這個角色,心疼他對待愛情時的小心翼翼,八年如一日的愛著燕子;心疼他寧可委屈自己也要笑著送燕子離開,最終在出租車離開后哭成淚人;心疼他分手以后全世界流浪,只是為了尋找燕子走過的痕跡。
身邊很多朋友和我一樣,為豬頭的癡情難過。
我不禁在想,既然燕子回國的第一件事就是和豬頭分手,那么為何不早點分手。他們之間沒有出軌,沒有爭吵,也沒有其他任何原因。
只是像小容說的:憑什么豬頭對燕子好,燕子就非得嫁給豬頭,我們女人到底要什么,你們男人知道嗎?
我想,是啊,豬頭確實不懂燕子到底需要什么。也許燕子需要的是一個有著和她共同世界觀,能陪她去全世界旅行的人;也許燕子需要的是一個買婚房不需要按揭的有錢人;也許燕子需要的是一個長得比豬頭好看無數倍的男人。
可豬頭是那樣深愛著燕子,燕子被學校通報批評,說她偷了室友2000塊錢,豬頭站出來說,他相信燕子。燕子被所有的同學討厭,遠離。他就天天陪著燕子上課,去圖書館。
他甚至偷偷攢夠了2000塊,準備還給那個室友,想讓她宣布,錢不是燕子偷的。
他們在一起的8年里,豬頭干過家教,黑車,飯館,什么能賺錢就干什么,賺了錢就寄給遠在國外的燕子,8年里,他一共給燕子寄了20萬。
8年啊,人的一生能有多少個8年,短短青春,一共也就那么幾年,豬頭就這樣把自己全部的青春,全部的感情都給了一個遠在異國的人。
豬頭寫了一塊牌子,打一拳10塊。陳末問他,出了什么事,想錢想瘋了。
豬頭說,他想買房,他想給燕子一個家。他把自己全部的愛都寄托給了燕子,給了這個他腦海中家。
可是,現實生活中很多人,他們不愿意給你愛情,也不愿意給你面包,說過的承諾轉身就忘了,可是他們卻拖著你的手不放。
就像燕子明明不喜歡豬頭,卻還是這樣空耗著豬頭的感情,豬頭的青春。
我想,假如沒有這8年,豬頭也許分手不會那么痛,他也許不會在燕子離開以后,追著出租車一邊哭的聲嘶力竭,一邊說著:沒有你,我該怎么活下去。
假如沒有這8年,豬頭也許可以把20萬存下來,給一個更珍惜他的女人買一套房子,給她一個家,給自己一個家。
假如沒有這8年,豬頭也許還可以像陳末那樣,分手后用好幾年的時間去難過,去自暴自棄,最終擺脫過去,等來了幺雞。
可惜沒有如果,電影可能只是電影,可類似的片段,卻不斷在現實中發生著。小A的故事,小B的故事,小C的故事。全世界每天都在發生著離開,分手,新歡,舊愛,重逢。
你為之付出所有,直到你一身傷痕累累的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