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分類的時候被人為打斷過幾次,后來就在沒有沉浸到狀態里面,寫了有140多項,雖然粒度不夠精細,但已有不少感悟,說感悟似乎不大合適,更確切說應該是認知。
1、你以為的只是你以為的
原來做時間開銷記錄、強力底板時的分類都是按照一個固有的模式,內容大同小異,基本只在分類歸屬上面有些調整。但很多條目之間其實很有問題,有的大概很久也用不上一次,有的卻不知道該放到哪里。這次根據做過的事情整理分類真是太科學了!做過的事情就是已經存在的,已經投入過時間的,必然存在的,存在即合理嘛。2、做成的分類并不適合作為通用模板
簡單來說,我在素質里面羅列了工具-xmind,forest等效率類軟件,顯見,這些是為閱讀、思考、專注提供幫助的,所以在這上面用的時間其實是投入到了閱讀、思考等方面。但是這些也不是都沒有用了,我在電腦文件夾里面設了專門的文件夾,用于軟件。3、分類是管理的基礎,好的分類帶來高效的體驗
分類涉及方方面面,好的分類昭示著主人條理清晰,結構嚴謹。另一種說法,分類是給不同的事物劃定一條界限,按照事物的特點、屬性分門別類,使之更有規律。好的分類帶來高效的體驗,我原來的習慣是收到所有的文件都放到桌面,然后等到什么時候再整理,結果是桌面很亂,不能快速找到東西,整理的時候也沒有固定且穩定的分類,命名也很混亂,到后來找的時候一般都找不到(汗顏-_-|||),只能借助everything。
改進:由于我們是多項目一起管理,每個項目對應一個大的文件夾,里面再根據各階段的工作設置不同的文件夾(之前是根據面向對象不同設置文件夾,用起來很不舒服),文件命名用:六位時間序列xxx文件_分包商這樣(諸如:150901分包合同_xxx)
webwxgetmsgimg.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