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沒有希望就干脆利落地拒絕,這才是真正的高情商。
前段時間,聽朋友說了一件困擾他許久的事。
朋友曾經(jīng)在我們當?shù)刂膶W校工作過一段時間,那時候,學校為了照顧職工,對于他們的孩子入學時會有一些照顧,算得上是某種福利。
但因為有些教師的子女用不上這些指標,所以每年總有幾個名額會分給和他們關系較近的人。
那時候,他還沒有結婚,所以就讓給了另一個同事的親戚。
同事很感激,還說以后他家小孩讀書有啥困難,他一定會幫。
這句話同事沒太在意,因為自己當時確實用不上,也就算個舉手之勞。
結果沒幾年他舅舅的孫子想上那所學校,問來問去問到了他,他當時已經(jīng)離職幾年去省城發(fā)展,但想著那一層關系,就很爽快的應承了下來。
可是等到他聯(lián)系上舊同事的時候,才知道這幾年學校制度改革,那種福利早沒了,就算有也只針對本校在職教師,而且舊同事生病內(nèi)退,在學校也說不上話,要想進去,花錢不說,還未必能成。
打問清楚后,他立馬就傻眼了,想到自己在親戚那里夸下的海口,只好硬著頭皮再去投靠打問。
我說你離開本地已經(jīng)有幾年了,就算辦不成也是可以理解的,不如對親戚實說就好,既然是親戚,應該可以理解。
朋友十分苦惱,那會兒應承下來之前,要是先找同事問問情況就好了,可我答應得那么爽快,而且過了這么久,他們一定以為事情能辦成,這個時候才說,真不知會讓他們怎么看我。
朋友的苦惱,其實我很理解,我曾經(jīng)也做過很多這樣出了力最后還不討好的事,所以幾次過后,我終于學會了狠心拒絕。
與其在別人充滿期待的時候讓他們的希望落空,不如在一開始就告訴他們不行,起碼這時候?qū)λ说膫κ亲钚〉摹?br>
而我,也是在自己想明白這一點以后,開始對自己之前的遭遇,有了更深的感悟。
生活中,那些能做到狠心拒絕的人,其實都很了不起,因為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到,所以不給人以無謂的希望。
所以有時候,我反而會覺得,讓一個人死心,是最大的善良。
最近網(wǎng)絡上開始流行一個詞語,海王。
用過去的話來說,就是指那些喜歡在愛情中準備備胎的人。
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玩弄愛情,備胎多竟然成了“魅力大”的一種表現(xiàn),但我覺得這樣的行為很危險。
不喜歡一個人,還吊著別人,不僅是對自己感情的不負責,更是對他人感情的不尊重。
認識一個男生,和女友是大學同學,畢業(yè)后父母要求他必須有了正式的工作才可以結婚,所以他和女友就一直同居備考。
這期間,女生對他的父母十分照顧,但是他父母的態(tài)度很堅決,就是不同意,女孩以為只要男孩有了正式工作,自己就有希望了。
所以她一邊工作一邊供男孩專心上課,但是畢業(yè)都五年了,男孩還是沒有找到工作,他父母對她的態(tài)度也更差,認為是她耽誤了男孩。
看著身邊的朋友一個個都結了婚,女孩開始催男孩態(tài)度硬一點,起碼跟父母要個肯定的態(tài)度。
但是男孩不是說自己經(jīng)濟不獨立沒有底氣,就是指責女孩勢力,也跟別人一樣看不起她。
其實身邊的人都看得出來,男孩在吊著女孩,那么多條件不如他們的都生活得不錯,男孩就是騎驢找馬,實在考不上才會跟女孩結婚。
但女孩從上大學就和男孩在一起了,真讓她分開,自己也于心不忍。
二十八歲那年,男孩始終不肯給女孩一個承諾,女孩于是提了分手,可笑的是就在她還以為男生會回來復合的時候,男孩轉(zhuǎn)眼就和一個門當戶對的女生相親結婚。
他們辦婚禮的時候,距離他倆分手還不到半年。
很多人都覺得他們不能成是因為男孩父母的阻撓,但我覺得,其實相比男孩,男生的父母已經(jīng)算是好人,因為他們對女孩不認可,所以從開始到結束都沒有給過女孩一點希望。
比起男生既不和女孩分手也不跟父母堅持的態(tài)度來,這對父母的做法真的要成熟得多。
干脆,才是最高情商的拒絕。
不愛一個人,就讓他死心,也是最大的善良。
其實,不管是生活還是工作,我們都難免會遇到很多次類似的考驗,有些人選擇了不得罪人,滿口應承,卻在緊要關頭掐滅人的希望;
有些人選擇了一開始就拒絕,卻在別人走投無路的時候,又給了他人一線生機。
有的人,明明不喜歡一個人,卻因為寂寞和不同的人糾纏在一起,招惹了以后,卻又不負責,讓更多的人傷心;
有的人,不喜歡一個人就是不喜歡,一開始就狠心拒絕,不曖昧,不糾纏,寧愿寂寞,也要干干凈凈。
如此說來,誰是好人, 誰是壞人,其實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