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前段時間刷微博,看見有人問推薦一部最好的韓劇。
看下評論,請回答1988這個劇高頻率的出現,好奇去看了幾集,瞬間被吸粉。
這部劇沒有傳統韓劇的香車美女,只是一群學生模樣的少年和一群普通的家長。穿著也沒有韓劇中慣見的各類大牌,甚至連口紅出現的頻率都太少太少。
可就是這樣一部畫風樸素的劇,敲進了我們每個人的心。
第一幕出現的各家家長喊孩子吃飯的畫面,讓我的思維瞬間回到童年,兩三個好朋友窩到一起,吃著零食看電視劇。
家長一喊急忙把零食藏起來,各自回家約好下午繼續。
晚上,幾個家庭交換好吃的菜,幾個少年人滿臉不耐煩的跑腿著。
我想起小時候幾家要好的鄰居,這家買了螃蟹,那些買了柚子,都會互相送一點,看到這里,我失笑,這就像把我的童年翻拍了一樣。
陪著主角一路長大,看見德善偷偷用姐姐的化妝品,想起那個偷偷穿高跟鞋的我。
看見偷穿姐姐的牛仔外套,一路狂奔回家假裝沒動過??匆娝齻兘忝没ハ嗑绢^發打架。我仿佛看見那個曾經也被我欺負過的妹妹。
不管我如何欺負她,從不曾表達過對她的友善。可是妹妹,天知道我有多愛你。
從來沒覺得童年有多好,一直想長大,想戴上漂亮的耳環,想留起及腰的長發,想穿起纖細的高跟鞋,和那些漂亮的姑娘一樣。
可當我如愿以償的來到了這個年齡,卻發現心里無比懷念當初的童年,一個和姐妹嚼著餅干能聊一下午的童年,一個考試考好了歡呼雀躍的童年。
那樣猝不及防的長大了,卻發現高跟鞋沒有想象中的吸引人,走一會腳又酸又疼。
幾位主角間的愛情,和父母對孩子無私的愛,不一不牽動著觀眾的心。
當狗煥錯過了德善,我望見了他眼底的淚。
當寶拉母親拼命維護寶拉不讓她被抓走,我看見這個驕傲的女孩子柔軟的一面。
而讓這部劇出彩的,不單單是幾位主演精湛的演技。
還有無數經典的臺詞。
搞怪的不是紅綠燈,不是時機,而是我數不清的猶豫。
人真正變強大,不是因為守護著自尊心,而是拋開自尊心的是時候。
聽說神無法無處不在,所以創造了媽媽。即使到了媽媽的年齡,媽媽的媽媽仍然是媽媽的守護神。媽媽這個詞,只是叫一叫,也覺得喉間哽咽。
雖然現在很累,但等你們以后年紀大了生孩子過日子的時候會發現現在是最好的時光。
整部劇的最后,主角們都揮別了青春年少,來到了爸爸媽媽的年紀。
我也一路長大,在來不及好好告別時成為了一個大人。感謝這部劇,在我回味起童年與青春時,熱淚盈眶卻滿臉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