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是個電力工程師,我或許繼承了他的一部分基因,從小也很喜歡自己動手制作一些小玩意。后來我在爸爸的書架上看到幾本無線電雜志,里邊有一篇自制礦石收音機的文章,我非常感興趣,就又開始迷戀起做礦石收音機了。
根據雜志文章的提示,我開始籌備零件。
爸爸床底下有一個舊木箱,里邊裝的都是些舊的電器零件,我就翻箱倒柜的找,找到了耳機、可變電容、電阻器、漆包線等等。有些零件爸爸的箱子里沒有,如代替礦石起檢波作用的晶體二極管(在城市里根本找不到那種礦石的),好在那東西并不算太貴,我向媽媽要了三毛錢,舍不得坐車,從會城門走了兩個多小時到前門大街,在電器商店買了一個處理的晶體二極管回來。線圈是我自己用漆包線在紙筒上一圈一圈纏的,怕漆包線脫落,纏好之后,再用蠟燭在上邊滴了一層蠟,起固定作用。忙了好幾天,所需的零件基本就湊齊了。
我找了一塊小木板當底座,按照線路圖,把零件一個一個地連接起來,用電烙鐵焊住,組裝程序就完成了,我懷著激動的心情戴上耳機,奇怪!竟然一點聲音也沒有。什么地方出了問題?我照著線路圖查了一遍,好像沒什么問題啊。又查了一遍,噢,我還沒有裝天線和地線呀!
我把一根電線固定在小竹竿上,插在我家后窗戶外邊當天線,再把一根電線纏在廚房自來水管子上當地線,連接好之后,又趕緊戴上耳機試聽,還是一點聲音也沒有。心里真是沮喪極了!
晚上爸爸下班回來,我請他幫我檢查一下,他只是用眼角在我的電路板上掃了一眼,說了句“你再照著線路圖仔細查一下”,然后就回房間忙他的去了。在老爸這個電力工程師眼里,我這個小小的礦石收音機就是個小玩具而已。
經過反復試驗,我的礦石收音機終于制作成功了!不但有了聲音,竟然可以收聽到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等三個電臺的節目呢!最重要的一點是:礦石收音機不用電池,用現在的話說,就是“綠色電器”,天天開著也不費一度電,這對于我們這些窮孩子來說是多么美的一件事啊。
那個礦石收音機是我的寶貝,每天放學回來都要戴上耳機聽一會兒,那時候最愛聽的是“小喇叭”節目,有孫敬修老爺爺講故事,還有好聽的兒童歌曲。還有一個“小朋友信箱”節目我特別喜歡,專門回答小朋友提出的問題。
每天睡覺之前,我會把心愛的礦石收音機放在枕旁,在音樂聲中入睡。
有一天半夜我起來上廁所,覺得耳機里似乎有聲音,拿起來一聽,是一首從來沒有聽過的進行曲,挺雄壯的,然后耳機里傳出一個發音不大標準的男聲:
“這里是莫斯科廣播電臺,這里是莫斯科廣播電臺,中國的聽眾朋友們你們好……”
我頓時嚇壞了!我的媽呀!這是蘇聯的對華廣播啊,這是偷聽敵臺啊!
那時候我雖然小,但也知道“偷聽敵臺”是很嚴重的事情。如果有人知道了我的收音機能夠聽到“蘇修”的廣播,那意味著什么?說不定會被抓起來進監獄的!我幾乎不敢想象,決定天一亮就趕緊把這個礦石收音機拆掉。
但是到了第二天,我捧著心愛的收音機又舍不得了。而且強烈的好奇心促使我想再聽一次“蘇修的廣播”,聽聽他們到底說些什么。于是第二天晚上,我故意很晚才睡,夜深人靜的時候,悄悄地扭動收音機的旋鈕,尋找那個陌生的聲音。那個電臺像是會捉迷藏一樣,時有時無,有時聲音清楚得像是在北京發出的,有時候卻嘈雜得什么也聽不出來。
有個事我一直搞不明白,我這么一臺簡陋的礦石收音機,怎么能夠收聽到遠在莫斯科的廣播電臺?難道我制作的礦石收音機太先進了?哪個線圈偶然多纏了幾圈漆包線,所以做出了一個科學上無法解釋的奇跡?我或許將來可以成為一個偉大的無線電專家呢。
后來才知道,那個電臺雖然叫莫斯科廣播電臺,但并不是真的在遙遠的莫斯科,而是布置在中蒙邊境,離北京很近很近的,他們采用大功率的電臺對中國進行政治宣傳,所以我的小收音機能夠收到他的信號也不算什么稀奇事。我想,那時候可能很多同學都收到過蘇修的廣播,只是他們跟我一樣不說罷了。
現在科技太發達了,各種各樣的多媒體設備可以集中在一個小小的手機上,通過互聯網,人們可以在第一時間看到來自世界各個角落的最新信息。現在的孩子已經很難理解“礦石”和“收音機”這兩個詞匯怎么會聯系在一起了。但在我們這一代人的記憶中,礦石收音機給我們童年帶來的歡樂和自信,是永遠都忘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