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喜歡獨處的,至少我表現出喜歡的樣子。朋友跟我說過一個調查,大多數人認為最寂寞的幾件事,自己一個人吃火鍋,自己一個人坐車,自己一個旅行。當時我們在吃自助火鍋,感覺全世界都知道我父母在南方,我放假要自己一個人住一樣,我不是需要人在背后討論真可憐的柔弱女孩。一個人吃火鍋多好啊,想吃什么吃什么一點也不鬧,我最喜歡自己一個人在家煮火鍋了,自助火鍋吃不出內個味,我特別喜歡自己一個人旅行坐車,感覺特別酷說走就走,想去哪就去哪,不寂寞啊,為什么說這幾件事情是最讓人趕到寂寞的。我盡可能的讓眼睛放出光彩,臉上堆滿笑容。
從我離開家上大學開始,每天最少一通電話的溝通從沒斷過。有時候是互問一聲,在干嘛?吃了嗎?吃的什么?大多數時間都是我在說一些沒有任何意義的事情,一句話延伸出好幾個不同的問句,陳述句,感嘆句這樣通話三年都沒有間斷過。有人說養成一個習慣需要21天,我認為完全是扯淡。三年的習慣都可以改變21天算什么?我厭惡這種改變,沒有任何的征兆,只是漸漸的我不在每天都主動跟他們通電話,空蕩蕩的屋子經不起掛掉電話時的余熱。電話鈴聲的響起讓我煩躁,通電話時的語氣和冷淡讓我覺得自己很丑陋,責問自己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企圖改變這樣的對話,越是這樣迫切的想要改變就越讓我焦躁,結果就是更加快速的結束通話。從什么時候開始臥室的燈要開一整夜,從什么時候開始睡覺要聽歌,從什么時候開始習慣熬夜。成長的變化就是不在沒心沒肺的每天跟他們打好幾遍電話說一些無關緊要的是,不在因為手機鈴聲響起感到興奮。喜歡上了看書,寫字這樣能讓我看起來忙一點,因為每次家里來的客人走后都有一種工作完成的解脫,無論是朋友還是親戚。在他們出去關上門的時候都會深深的吐出一口氣。不喜歡家里來客人,不喜歡去別人家做客,留下的精力能讓我在和別人必要的交談時保持禮貌的微笑。
在一個失眠的夜晚,躺在床上,寫下這篇隨筆,枕邊放了一本《偷影子的人》,如果可以我希望能偷走自己的影子,我的影子會跟我說什么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