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黃鼠狼,最初的認知還是從歇后語上得來的,“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以為它喜歡偷雞吃,又因為名字中有個“狼”,就相當然地給它安上了狼的習性。
于是,腦海中就留下了這樣的概念,黃鼠狼是狼的一種,樣子應該跟狗差不多,是生活在山林里的一種動物。
但當老公告訴我,他用籠子抓住了一只黃鼠狼時,我驚奇了:城市里怎么會有黃鼠狼呢?那么大的東西,怎么可能鉆進抓老鼠的籠子?
“其實,黃鼠狼沒多大,就比老鼠大一點。”
這樣的形象與想象中的樣子相差太遠,以至于怎么都無法描述出它應有的樣子。
網(wǎng)上翻到它的圖片,實在是無法把它與原有的認知對上號:老鼠的面孔,長著兩只貓耳朵,長長的身軀后面拖著的尾巴,有身體的一半長。背上的毛為大多為灰褐色,從下巴開始的胸腹以下毛色要淺淡些。
當它把兩只前爪收在胸側,用后腳直立起來時,顯得呆萌可愛;四肢著地,瞇著眼又像是只小奶狗,真的與想像中的它大相徑庭。
它學名叫黃鼬,體長只有28-40厘米,重210-1200克,的確長的小巧。
黃鼠狼的毛皮,經(jīng)加工后可制成裘皮大衣,不過它的皮,夏天不值錢,非要入冬以后的大雪、小雪時節(jié)的皮才很昂貴。
用它的尾毛制做毛筆,稱為狼毫。鼬皮、鼬毛是中國傳統(tǒng)的野生毛皮動物出口商品。
更主要的是,它能大量捕食鼠類,是害鼠的天敵。據(jù)估算,一只鼬一年可吃1500-3200只老鼠。
黃鼠狼及其家族的其他成員還有一種退敵的武器,那就是位于肛門兩旁的一對黃豆形的臭腺,它們在奔逃的同時,能從臭腺中迸射出一股臭不可忍的分泌物。
假如追敵被這種分泌物射中頭部的話,就會引起中毒,輕者感到頭暈目眩,惡心嘔吐,嚴重的還會倒地昏迷不醒。
要不是它的這個自救功能,我都想要養(yǎng)一只在家里,來對付可惡的老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