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紀委三次全會強調,要重拳糾治干部群眾反映強烈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之弊非一日之寒,從根子上減輕基層負擔也非一日之功。當前一些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依然頑固多發,既有反彈回潮的老問題,也有隱形變異的“新馬甲”。要聚焦突出問題打好攻堅戰,強化建章立制打好持久戰,實實在在為基層減真負、真減負,讓基層干部群眾在真抓實干中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
糾治“形式主義”,減“文山會海”。“文山會海”一直是形式主義的突出表現之一,為基層減負開展以來,各地致力于壓縮文件、精簡會議,但在實際推進過程中仍出現“新瓶裝舊酒”的情形。例如,下發的紅頭文件少了,但各類工作提示多了;“紙頭負擔”輕了,但“指尖上的留痕”多了等。做好基層減負要持續改進文風會風,守住精文減會的硬杠杠,有效控制文件總量、提升發文質量、壓縮文件篇幅,力求文稿簡明扼要、觀點鮮明、重點突出;要減少會議時間和次數,做到少開會、開短會,提高會議質量,減少干部往來時間,使其有更多精力來推動工作、服務群眾。
破除“官僚主義”,減“層層加碼”。“層層加碼”現象主要表現為在上級規定的基礎上加數量、增速度、擴內容、提標準,過度的加碼往往脫離基層實際、擾亂工作節奏,導致基層在落實和執行效果上難以保質保量。要破除“層層加碼”的慣性思維定式,應重新審視剛性的政策要求,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要為了規避風險隱患、降低問責追責的可能而搞“一刀切”,避免盲目決策以及各種“瞎指揮”“拍腦袋”行為。在具體工作中,各級領導干部要從思想上著力,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以實干立身,勇于擔當作為,從基層實際出發,真正做到為基層真減負、減真負。
削弱“痕跡主義”,減“過度留痕”。適度的留痕可加強管理、激發動力,同時有利于反映工作的開展,但若“過度留痕”就會背離初衷、走向反面,耗費干部大量精力,大大加重基層負擔。當前,機械地以臺賬資料、匯報材料以及是否有照片等作為評判工作成效的方式仍然存在,因“痕跡材料”不夠就否認工作成績,從而助長了“工作好不如材料好”的不好風氣,基層干部疲于填表造冊,出現“湊業績”現象。讓干部從“痕跡”回歸到“實績”,一方面要加強源頭治理,讓督查、檢查、考核做到少而精、深而實;另一方面要探索多元化評價體系,采用多種方法來提高評估的有效性,真正做到“以實績論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