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驅動人生的“行動法則”
I的部分
分階段實現大目標的“行動法則”就是化整為零。
然而在具體步驟實施之中,我們的記憶力沒法把“大目標”分解的“小目標”提示語全部不差的記錄下來,如今天能明確的這幾個字提示的意思,隨著時間的推移加之其他事物占據、分散大腦記憶力,對提示的理解可能就存在偏差或基本記不得原本文字表達的意思。根據大腦理解事物的規律,共有4個秘訣可以指導我們的分解大目標的“行動法則”。
一、動詞開頭;為提升我們的執行力,在記錄具體行動的時候,以動詞為開頭,如“打電話給XX”,比單獨的記錄“電話”,更能調動自身行動力;
二、內容清晰;如“準備會議資料”,在以動詞為基礎的提示,具體指令不夠清晰,不具備清晰的指令信息,大腦無法單獨思考非指令性信息,會把清晰、不清晰的信息歸為一類。
三、描述結果;
在提示語的描述之中,需要一個強有力的指示結果的表述,結果描述越清晰、大腦產生的動力越足,內化我們的具體行動指導及實踐;
四、設定起止時間、周期
在描述之中,加入具體的起止點、周期等等,會調動大腦對時間的感知能力及緊迫感,會督促自己平衡安排自己的事物。
試用范圍:
工作中、生活中大目標計劃的具體執行步驟分析記錄;是一種將抽象的目標轉化成具體步驟的過程方法;在我們梳理目標計劃具體執行準則。
這樣做的好處:
幫助我們實現大目標的具體分解;
讓目標分解更有執行力及指導意義;
非常清晰的指導目標具體執行的步驟及內容;
調動我們大腦積極性,做事情提高效率;
不這樣做的壞處:
對自己設定的目標無法分解,有為難情緒;
無法更好的獲得內驅動力,指導自己目標的實現;
無法獲得清晰可見的目標可執行的步驟;
無法獲得對時間的把控能力,做事情效率低下。
大目標分解成小目標的具體行動法則分為四步:
一、動詞開頭;人或事物的動作或一種動態變化,就是表示動作、行為、心理活動或存在變化等的詞。以動詞開頭保證可執行性,如使用“打電話”、“回復郵件”、“準備資料”、“開始會議”、“研究報表”等。
二、內容清晰;在使用動詞的基礎上,具有明確、清晰可執行實際內容,來避免大腦對指令進行自己加工,如“準備會議資料”可以具體描述成:需要準備那些資料、幾點開會、會議需要提出那幾個問題、那些人參加等等這樣具有具體清晰的內容。
三、描述結果;清晰的帶有結果的具體內容指令,在任務開始之前對想要的結果進行結果描述,內容越清晰,產生的指導性意義越大,如“通知廣告公司網推公司早上10點帶著本周工作計劃在負一層會議室談論營銷計劃”具有具體內容及結果指向的指令。
四、設定開始時間、周期、截止時間。明確重要的節點信息之后,可以更加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把握行動的進度,也可以照顧到別人的時間安排。
A1:最近一次分解工作目標時候是怎么做的?
在八一建軍節主題活動組織籌備工作。
寫了活動方案,重點回顧方案具體執行主要包括物料準備及其他部門協調;
其中回顧與其他部門協調的事宜,在與具體什么部門與誰,對接什么的事情,事情的完成標準及最后完成的時間,這幾方面沒有具體的落實,都是事情到臨時比較緊急的狀況下在溝通協調,活動雖然舉辦比較成功,但是就針對事情本身來說,的確沒有溝通協調到位,沒有系統的、有計劃的安排及落實事情,全憑自己的經驗在處理各種細節安排事情,臨時進行查漏補缺,也給領導留下執行力不夠的印象。
A2:運用行動法則分解本周內遇到大目標,寫出具體步驟;
本周遇到最大的目標就是完成拆書幫8篇內容的拆解完成;
根據具體行動的四步法則,做8篇內容拆解任務的時候,我可以做表格、有具體指向、提出具體執行內容及最后截止時間。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