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君成悅這篇文章我是哭著讀完的,同她一樣生為女人,"生孩子"似乎是一次躲不過的劫。我不怕苦,不怕累,但卻異常怕死,怕痛,怕被辜負。
1.“養兒方知父母恩”。
她生二胎躺在手術臺上整整四個小時,因為第一胎是刨宮產,為保證孕婦和胎兒更夠更加安全,第二胎也是刨宮產。
她的腹部被開了一道20多厘米的口子,不停地流血,由于第一胎沒有縫合好傷口,導致腹內器官黏連,醫生輕易找不到子宮,慢慢地她開始發困,意識漸漸模糊。
她覺得自己今天死定了,可能下不了這個手術臺了。
“那一瞬間,我突然想到了很多東西。想到我的大寶,想到了劉書記,想到了我的家人,想到了我這輩子,還有很多,未完成的心愿。”
即使在這樣的情況下,她首先想到的是她的孩子,想到她們作為女孩兒,本來就遭到那些有重男輕女思想的親戚的輕視,如果再失去母親,該有多可憐!
想到她的母親,白發人送黑發人,自己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飛了,用心疼愛了二十幾年的女兒就這樣沒了,她該有多傷心!
想到她的丈夫,她的家人,最后才想到自己,還有很多沒有做的事,還有很多未完成的心愿。
鬼門關前走一遭,一個人才會明白最放心不下的人是你愛的,和真正愛你的人!
即使如此,她還是要拼了性命,保全自己的孩子。
或許這就是母愛的偉大。
她的母親對她說:“你擇日剖宮產一定要叫我,我不放心,萬一你真出了什么事情,他還有老婆,可我再沒有女兒了。”
是啊,如果你死了,你最愛的老公還會有愛他的老婆,而最愛你的母親卻失去了她視為珍寶的女兒了。
生死之間,她才體會到母親對她的愛有多深,就像她深愛著自己的女兒一樣,寧愿自己死,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平安!
將心比心,只有自己生了孩子,才能夠體會到父母對自己牽腸掛肚、愛若性命的心疼。
無論貧窮富貴、健康疾病、成沒成家,在父母眼里,你永遠是他們擔心牽掛的孩子。
手術做了將近四個小時,在醫生的努力下,終于成功將器官分離,并將傷口縫合好。
醫生說是她福大命大,完全靠運氣。
我倒覺得越努力越幸運,因為她足夠努力,即使面對死亡,求生的欲望也并未熄滅。
2.我只取悅我自己
手術過后,為了防止分離的器官再次黏連,她必須要忍著疼痛下床活動。
拿掉鎮痛泵以后,每動一次就像是在傷口上撒鹽,劇痛難當,要比普通的剖腹產傷口痛三倍!
她還要給孩子喂奶,因為失血過多,即使被醫生告知貧血,還要忍受孩子吸乳頭引起傷口的疼痛。
丈夫一直在旁邊陪著她,照顧她,但卻并沒有特別開心。
她的婆婆悄悄問醫生,她這種情況還能生三胎嗎?還要對著她嘆氣說:“人生在世,得有個兒子啊。”
連醫生都聽不下去了,說命差點沒了,這時候還問這個,應該多關心媳婦的身體恢復。
而她只能是心酸,苦笑,婆婆畢竟不是媽!
同樣身為女人,何苦為難女人?
那個婆婆,即使你沒有生過女兒,你總生過兒子的呀,難道你就沒有體會過那種痛不欲生的感覺嗎?
你媳婦難道只是你家的生育機器嗎?
很抱歉,我沒法對這種婆婆有好感,對于那些沒有生過女兒的婆婆們,假如此刻是你們躺在病床上,命都快沒了,還被自己的婆婆要求生兒子,你們是什么感覺?
你們還會覺得是應該嗎?
每次看到這種事情,心里總是異常憋屈,難受,都什么年代了,還有這種重男輕女的思想?
同樣生為女人,我和與君成悅一樣,認為女孩兒男孩兒都一樣,甚至我更加喜歡女孩兒。
女孩兒貼心,更加善解人意,或許因為我自己生為女人,看到那么多對女孩兒不公平的事,就想要個說法,想證明自己,想要問一問憑什么女人就應該受這個罪?
就像她在文章最后說的一樣:“我生孩子是覺得基因不錯,希望在自己的良好教育下,讓他們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而不會是因為想去取悅誰。”
這篇文章我是哭著看完的,她的傷痛,她的難過我深有感觸,或許我以后也會經歷那樣的痛苦,希望我也能像她一樣堅強勇敢。
3.風雨過后是彩虹
我一直覺得,只要不放棄,一直努力,再苦再難的日子都會過去,就像作者在文末所說:“生命可貴,再苦再難,活著就有希望,所有的痛苦都將會交給時間去淡忘。”
作者是個善良且大度的人,從她的文章里我感受到了她對家人的理解和愛。
而我卻沒那么大度,就像我在開頭所說:我害怕被辜負,如果有一天我也被那樣對待了,我想我的心中一定會有一道傷痕永遠無法抹去,時時想起。
我希望我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而活,不必去迎合誰,不必去討好誰。
珍惜愛自己的人,保護自己想要保護的人。
愿所有善良的人都能夠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