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尺素
有些人會永遠刻在記憶里,即使不再相見,不再聯系,不再熟悉。可是只要一件舊物,一場電影,或者一個名字,便會勾起所有的回憶。
那些遺落在心底的美好和遺憾,使我們的青春更加精彩和值得珍藏。
《初戀這件小事》的開場白就直達觀眾心底最柔軟的地方。“想起他的時候,我不知道他在哪里,他在做什么。但至少,是他讓我知道,什么是‘初戀這件小事’。”
什么是初戀?初戀就像是沒有線的風箏,你只能癡癡地望著。偶爾朝你的方向靠近一點,你便欣喜若狂,不知所措。想伸手去抓,總是抓不住。它只會在時間和風的影響下,慢慢遠離。
你奮不顧身地往前奔跑,害怕它轉眼就消失不見,所以拼命地追,追上了是緣分,追不上是命運。
影片中的女主角小水剛開始不被看好,連她本人都覺得自己又黑又丑。她看到學校風云人物阿亮的第一眼,就喜歡上了他,那個青春有活力的少年。
因為丑,她想盡辦法讓自己變美變白;因為其他女生的挑釁,她主動參演了沒有人觀看的話劇社節目;因為想讓阿亮看到她的努力,她堅持練習軍樂指揮;因為想時常見到阿亮,她便默認了與阿亮發小的男女朋友關系。
小水所做的一切,只不過是想離阿亮更近一點,而不是只能躲在角落里偷偷觀望。
可是,總是事與愿違,小水滿心歡喜地看到拿著花的阿亮朝她走來,想著他也喜歡她就興奮地不行。
可最后阿亮卻說是替朋友送的,她的心頓時從云端跌入谷底,那些期待與欣喜都隨著他離開的身影煙消云散。
人生有太多驚喜和失望,那些你以為的,總是你不愿意看到的。
臨近畢業,小水鼓起勇氣告白,好不容易說出口,卻發現阿亮有女朋友了。她只能含著淚祝福,哪怕是不小心跌入水中,自己用手撐著爬起來,然后轉身離開。
為什么喜歡一個人會那么難?為什么一廂情愿就得愿賭服輸?為什么那份最重要的感情即使低到塵埃里,也開不出花來?
看到小水仿佛看到了多年前的自己,時而卑微,時而勇敢。見不到喜歡的人時,總想著他馬上出現在面前。當他真的出現在面前,又驚慌失措,想找個縫藏起來。
影片中最催淚的不僅僅是小水的付出,而是兩人互相喜歡,卻總是在錯過。
阿亮一開始就注意到小水了,送她芒果,送她可樂,送她卡片,送她花。在發小表白的那一刻,雖然毫不在意的離去,但在沒人的地方難受得要命。
再后來,他多希望小水是坐在他的摩托車后座,多希望親小水臉頰的那個人是他。少年的心,脆弱又敏感,他也沒那么勇敢,不敢輕易袒露自己的心聲。又因為發小的原因,他只能將這份感情隱藏。
快要離開時,他拿出一本相冊,里面記錄了他喜歡的那個女孩的點點滴滴,大部分是偷拍的。有大笑的她,有努力的她,有孤單的她,有不斷改變的她。阿亮一頁頁地翻,滿是遺憾。他想收集關于小水的所有,卻只能在下一個路口,揮手說再見。
兩人分隔了九年,再相見時,小水問阿亮結婚了嗎?她害怕又像當年一樣,已經有別人了。阿亮吞吐了好久,最后說:我一直在等那個人回來。
電影終究是電影,它給了一個美好的結局。可現實生活中,總是緣分散盡,物是人非。
初戀之所以難以忘記,可能就如《夏至未至》里的傅小司所說:“那個男孩教會我成長,那個女孩教會我愛。”
也如某個女生所說:“如果有一天你穿上西裝成為別人的新郎,我會閉口不提曾經的瘋狂;如果有一天我穿上婚紗成為別人的新娘,你依舊是我最初的夢想。”
最開始的喜歡,是一心一意,是翻山越嶺,是長長久久的注視,是到了黃河依舊不死心。而長大后的喜歡,是買束花問問可不可以,不可以就換人了。
青春是個永恒的話題,初戀是份不可重來的回憶。有多少人像小水和阿亮一樣,有那么一個人,那么一個無可代替的人,承包了我們的整個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