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期待著有那么一天,我會突然發現,讀書已經不知不覺成為一種跟吃飯睡覺一樣的習慣,一種刻在骨子里的好習慣……”
這是一個98年的小男生跟我說的他的期待,我一直把他當做弟弟,當做一個還沒長大的小朋友。看到他能說出這樣的話,我真的為他感到高興,看來他已經長大了。畢竟這樣的期待在這個浮躁的社會,很少人會擁有,而他卻有,并且正在這樣去做。
他說:“慧姐,我最近在看《簡.愛》,很喜歡,說起來還是在你的公眾號里看到的推薦,今年要把十大名著都讀一遍,下次有好書的話一定要推薦給我哈!”
我說:“好的,沒問題,以后我每看完一本書都會寫書評,你可以根據喜好去讀……”
繼上次的好書推薦之后,截止到昨天,一共看了三本書,都是我很喜歡也很經典的書,下面推薦給愛讀書的朋友。
(1)
《解憂雜貨店》 ?作者:東野圭吾
(這里不僅銷售雜貨,還提供煩惱咨詢。無論你掙扎猶豫,還是絕望痛苦,歡迎來信!)
這是我所讀過的書里第一本來自日本作家的小說,東野圭吾這個名字是在去年才第一次聽到,等到終于拿到他的書去讀的時候,真的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
因為這是一本你拿起,就不愿放下的書。
《解憂雜貨店》一共有五章內容,講了五個不同主角的故事,然而每個故事之間又都有聯系。在一個叫浪矢雜貨店里,只要寫下煩惱投進卷簾門的投信口,第二天就會在店后的牛奶箱里得到回答。
寫信的人來自于哪個時空,回答的人又是誰,巧妙的故事情節,耐人尋味的對話,一步一步地勾起讀者的好奇心,一層一層地揭開真相的面紗。
所有的信都會得到回答,所有的人都跟一個叫丸光園的孤兒院聯系在一起。從第一個故事到最后一個故事,讓你會嘆服作者思維體系的強大,同時又對書中到闡述的道理感到感同身受。
每個人都會有煩惱,包括寫信解答這些煩惱的人,重要的不是結果,而是解決煩惱的過程。
(2)
《擺渡人》 ? 作者:克萊兒.麥克福爾
(如果說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那么誰會是你的擺渡人?)
這本書是我第二次閱讀,第一次看的是電子書,看完覺得不盡興,便又買來紙質書讀第二遍。
主人公是一個15歲的單親女孩迪倫,在現實生活中過得并不開心,甚至沒什么好期待的。在她坐火車去見她的親生父親的途中,不料遭遇了車禍。當她從火車中爬出來時,眼前的世界是一片一望無際的荒原,接下來,她的命運,從遇到他的那一刻開始,便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為你需要我。)
我們誰都不知道這個世上到底有沒有擺渡人,所以這個故事便更顯得珍貴動人,迪倫愛上了他的擺渡人崔斯坦,而崔斯坦也在明知不可能的情況下愛上了迪倫。
面對史無先例的不可能,他們該何去何從,又是怎樣將不可能變成可能?作者用細膩的筆觸帶給我們一個史詩般的動人故事。
(3)
《無聲告白》 ? 作者:伍倚詩
(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在小說的一開始,本書的主人公莉迪亞就死了,然后作者通過倒敘的手法,一步一步揭開莉迪亞的死因。
莉迪亞的父親是美籍華裔,她的媽媽是美國人,她遺傳了母親的藍眼睛和父親的黑頭發,在家中排行老二,還有一個哥哥和一個妹妹。然而父母將她視為掌上明珠,把所有的關注、期望和愛都放在她的身上。
我從來沒有覺得擁有過多的愛會有什么不好的地方,直到看了這本書才驚訝地發現,原來過多的愛會像一片又一片的雪一樣,積壓在樹枝上,將樹枝壓斷,將那個承受著這些愛的人,壓到喘不過氣來,直至死亡。
作為外國人的父親,處處顯得特殊不合群,所以他期待莉迪亞能夠善于交際有很多很多的朋友,而莉迪亞卻比任何人都要孤獨;一心想當醫生卻因為婚姻放棄當醫生的母親,便把這個夢想寄托在莉迪亞身上,期待她將來能夠成為醫生,然而莉迪亞根本不想成為醫生。
這所有的愛和期待,在莉迪亞再也找不到任何發泄口的時候,將她拖進了湖底,逼近了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