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看了飯島愛的自傳,之前從來沒聽說過飯島愛,也不知道她是干什么的,只是聽同學提起過,說她很漂亮,只是紅顏薄命吧…
然后想著有空去網上搜一搜,可是一忙就忘記了,過了好多年以后,有一天上網的時候,想看看有什么好看的傳記,就在網上搜傳記,在一堆書名中看到了她寫的自傳,我很好奇,看了起來,花了幾小時的時間看完了。
在飯島愛的自傳中,她描述的童年是不快樂的,是壓抑的,家里沒有歡笑,一家人都害怕嚴肅的爸爸,媽媽也只是一味的教導女兒怎么怎么樣,想把飯島愛變成媽媽喜歡的樣子,卻從來不聽聽飯島愛她自己內心的想法。對于父親一家人都不敢反抗,那時的日本比較男尊女卑吧。
飯島愛覺得與其說父母是為自己好,不如說他們活在別人的眼光中,父母努力的讓自己做的更好,得到別人的肯定,做不好就是一頓打罵,飯島愛怕極了,所以努力的想做的更好,想得到父母的贊賞,可是不管如何努力,父母還是不滿意,永遠達不到他們的要求。
你看,飯島愛在學校被人夸贊書讀的很好的時候,她就會特別高興,哪怕不是很喜歡讀書,她也要讀下去,因為能被人夸贊。
所以我想對于她之后所走上的一條道路,童年的影響是很重要的,然后突然有一天,她就改變了,不去上學,和同學們一起去新宿,去歌舞伎町,那飯島愛突然改變的契機是什么,文中沒有寫,也有可能是被壓抑的太長時間了,她想改變,想盡情的揮灑自我,不被束縛,然后被金錢所充斥著,走上一條漫長的路。
我想如果不是童年的影響,如果飯島愛從小被爸爸媽媽所寵愛著,有著一個幸福的童年,飯島愛也不會走上這樣一條路,她會健康的成長,談幾段戀愛,然后嫁給一個愛她的人,生幾個小寶寶,可能到現在還活著呢,不至于三十多歲就去世了。
但是,人生就是充滿著不確定性,而且每個人都有判斷自己幸福的標準,在你看來是不幸福的,但是對別人來說可能是幸福的。
人生苦短,在有限的時間里,盡情享受每一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