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點團隊高級6期肖巧風,堅持分享第656天
2022筑基班第三課
一、心理理象
(一)心理過程:
1.認知:感覺:感覺是對事物個別屬性的反應→
①視覺
②聽覺
③嗅覺
④味覺
⑤觸覺
⑥溫覺
⑦冷覺
⑧痛覺(既屬于外部也屬于外部)。痛苦有沒有好處?痛苦是對身體的提醒。身體的痛,那我們心理的痛呢?如果孩子這段學習很不錯,家長學習勁頭就弱,如果孩子學習狀態不太好,家長的學習勁頭就上來了。
痛則思變。痛苦是改變的契機,痛苦帶來成長。不喜歡痛也不排斥痛。
兩次咨詢之間不聯系。不讓來訪者產生依賴,不能隨時插手。
看人生百態,品人生百味。
⑨機體覺
⑩運動覺
11.平衡覺。(看到來訪者所在意的、想要的、在乎的。要有覺察,避免情感卷入)。
有情緒的地方,就是需要成長的點。
→以上統稱感覺現象:
①感覺適應
②感覺對比(看人家媽、看人家爸):想讓比的結果就是甚至忘了是什么讓我們去比的)。比較背后的心是什么?不是為了比而比→內耗、痛苦。讓自己忙起來、動起來做你自己現在能做的事。
不忘初心,牢記為什么而出發,將要達到哪里?
學會傾聽,不好為人師。
③感覺后像
④聯覺。
好多感覺連在一起就是知覺。
知覺:是對事物整體的反應。分為→空間知覺、時間知覺、運動知覺、錯覺。
咨詢中的真相重要嗎?看到的不一定是真實的。來訪者的真相不那么重要。真相不一定是真相。找到當事人以為的、在乎的更重要。我們不是偵探,不需要還原來訪者當時的真相。他一定有一個重要的理由。是不是那樣不重要,當事人以為的才重要→切記!
比如:父母離婚了,爸爸是……孩子遺傳了爸爸的……基因。不要隨意敲碎別人的世界,不要隨意打擾別人的幸福!
春節幾不問。成年人的自律:對別人的尊重。
遠離情緒垃圾人。比如朋友訴說情緒,自己又接不住。自己有情緒給朋友說,她會好為人師,一不理解,二會亂指導,更添堵。我們做為咨詢師角色也是一樣的。我們首先要清空自己,放下自以為,別有那么多自己的觀點,多好奇:是什么讓你這樣想的?他會讓你聯想到哪些方面?能具體講一講嗎?澄清在乎的(用到注意)。知道時,認知就出來啦,需要的就是穩穩的陪著他。
記憶、思維、想象、
注意:有意注意、無意注意。
2.情緒(感):(因為在乎所以有情緒,所以有情緒的地方都是值得探討的地方,活的更通透。不眉毛胡子一把抓,這樣更容易堅持。不忘初心,牢記初心。)
→①心境
②激情(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
③應激。有應激會更好的面對,引起警覺。適當而非過強。危機干預是對人遇到過強的應激反應。PTSD。調整情緒狀態。
→A、主觀體驗、
B、生理喚醒(生氣時呼吸困難、身體發抖)、
C、外部體現(罵人、打…)。對內穩定、對外溫暖,自尊水平越來越高。對別人的攻擊會穩穩的在那兒→這就代表學得非常好了。
學習良好互動,構建良好的人際關系系統。
想一想最容易讓你動情緒的是誰?他們依然讓你很動情緒:說明最在乎、最重要。接納、變化帶動變化。
咨詢師做一面鏡子。
3.意志:有意識、有目的、克服困難去實現。
如何讓自己更有毅力呢?→堅持堅持再堅持!把同一批人都熬s就成功了,熬的過程中刻意重復而非機械重復(不過腦子)。刻意練習讓意識參與進來,水到渠成。
表達憤怒而非憤怒的表達!
不假裝努力!
靜待花開不是啥都不做!花時間更多更好成長自己。安穩下來智慧就出來了。成長不夠、覺察不夠→亂。穩是定海神針!(王陽明:知行合一。人與人差不多,最重要的是看誰能穩。別怨天尤人,看自己能做點啥。)
變→安穩→智慧。
成長自己是不二法門,我是一切的根源。自己改變了一切就都改變了,
→①雙趨沖突:(兩難選擇)。
→②雙避沖突
→③趨避沖突
→④雙重趨避沖突
→⑤多重趨避沖突。
(二)需要和動機
1.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與愛、尊重需要、自我實現。(馬斯洛需要層次論)。
先滿足低層次需求,先滿足生理需要再滿足精神需求。現在的孩子需要滿足話語權。因為好多需要都被滿足了。
不像以前小時候想著先買個肉夾饃、飲料、筆……等,因為缺。
2.情緒。
生理、心理、社會相互影響。比如:當一個人害怕時身體會哆嗦,甚至牙齒打架。女同胞得乳腺癌跟情緒有關。
情緒屬于心理的一部分。
通過學習更好地調整自己,讓自己快樂生活。認知改變,生理。
學習是一種很好的保健和養生!
學習要從系統觀、全局觀、更大的視角來看,不要只盯著孩子的學習……不要挑食,身體健康會受影響。學習也是如此。
孩子痛苦是成長的機會,讓他知道父母愛他,確認知覺。
感覺適應:在一個地方呆久了就適應了。不能陷在一個小圈子里不出來,應該拓展視野。突破自己的舒適圈,學習、改變、成長。
3.內驅力:小學、初中、高中、大學、找工作、掙q、成家等,沒有更遠大的目標、夢想、理想→空心病、玻璃心。
4.誘因→外部環境。
影響孩子動力四要素:情緒、關系、希望感、成就感。
動力不足時思考:是否情緒、關系、希望感、成就感沒有了。
需要產生動機!
找到對方需要的才能讓對方有動力!對癥下藥。商人~談利。教師~教育。家長~孩子。情感,老人~健康。員工~錢、歸屬與愛、尊重、職位、權。
(三)能力和人格
1.氣質:先天,脾氣無好壞之分(膽汁質、多血質、粘液質、抑郁質)
反應速度慢、內向→給予更多接納。
反應快、外向→同頻,經驗,先有理論到實踐中大量實操再上升到理論的高度
2.性格:是后天的態度以及遇事后的態度以及相對應的行為。有優劣之別。
性格決定命運,態度決定命運!
你清楚對自己最重要的東西是什么了嗎?
二、基礎心理學主要由四個方面組成:
(一)認知
也叫認識,是指人認識外界事物的過程,它包括感覺、知覺、記憶、思維等心理現象。
(二)情緒、情感和意志
這種態度和體驗是以人的需要為中介的,有積極和消極之分,以情緒和情感表示。
意志即毅力,是人實現某種行為必須的心理過程。
(三)需要和動機
需要和動機是推動人從事心理活動的內部力量。
(四)能力和人格
能力是順利有效地完成某種活動所必須具備的心理條件。
人格:氣質和性格
氣質:相當于平常所說的脾氣、秉性。(先天的)。
性格:是表現在人對事物的態度,以及與這種態度相適應的行為方式上的人格特征。(后天形成的)。
人格是穩定、獨特的心理品質。
二、生理。
大腦(單側化):長的差不多,功能不同。
左半球:理性:言語、意識、學術(以理性為主)
右半球:感性:潛意識、音樂、藝術(以感性為主)。
關于孩子用筷子??:雙手都能用比較好,手指靈活,開發大腦。
遺傳+環境熏陶
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來會打洞→遺傳的重要性。
胎教:媽媽情緒穩定。
腦、脊髓、腦神經、脊神經
樹突、細胞體、細胞核、軸突、髓鞘、郎飛氏結、神經末梢。
(一)神經系統
1.中樞神經系統:
①脊髓:最低級中樞神經系統
②腦:
A.腦干(是人最古老的部位)→
中腦:瞳孔反射和眼動
橋腦:
延腦:呼吸和心跳
B.間腦→丘腦:嗅覺外所有感覺
上丘腦:嗅覺
下丘腦:內臟。下丘腦等部位則存在著“快樂中樞”和“疼苦中樞”,刺激這些部位,會產生愉快或不愉快的情緒體驗。
底丘腦:肌張力
C.小腦:保持身體平衡,調節肌肉緊張度
D.端腦(大腦皮層、灰質)
枕葉:視覺
顳葉:聽覺
頂葉:軀體感覺
額葉:軀體運動
枕顳頂額、是挺感動。
2.外周神經系統:
①軀體神經系統
②自主神經系統(內臟、內分泌、情緒):交感神經(興奮)、副交感神經(抑制)。
達到平衡~自主切換~勞逸結合~自我調節~張弛有度。
神經元(接受信息、傳遞信息、整合信息):細胞體、樹突、軸突
生活常識
有損大腦的生活習慣
長期飽食? ? ? ? 蒙頭睡覺
輕視早餐? ? ? ? 不愿動腦
甜食過量? ? ? ? 帶病用腦
長期吸煙? ? ? ? 少言寡語
睡眠不足? ? ? ? 空氣污染
二、讀書分享
持續每日閱讀第631天,有聲打卡第629天,專業提升學習第350天
三、健康打卡31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