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大年初六,熱鬧的新年對于回家過年的游子們來說就要畫下句點了。因為他們將再次踏上返程征途,回到那片好似自己半個家鄉的故土,開啟新一年的奮斗。你看,朋友圈千篇一律都在表達離別傷感之情與曬出的塞的滿滿的行李箱。這畫面與春節前曬的回家喜悅之情與大包小包的禮物鮮明對比又互相呼應:回家,是兒女為家人帶去的心意;返程,則是父母對孩子不舍的愛。回家團圓時有多喜悅,分離告別時就有多難過,每每想起那畫面,還是心酸不已。
記得2017年,中國新聞網 在微博上發起了一個過年返程催淚話題:行李箱里塞滿愛,離家前,爸爸媽媽往你行李箱里都塞了啥?
當時看了網友的回復,簡直不得不感嘆真是同一個世界同樣的父母啊。。。笑到飆淚的同時也感動的無以復加,因為父母們塞滿行李箱的不僅僅是土特產、家鄉味兒,更是對子女們滿滿的愛、無盡的牽掛與不舍!那一張張被塞滿的行李箱照片,成了近年節后最具溫情的符號。
饅頭、大米、土雞蛋、餃子、燒雞、煎餅、母雞、大鵝、土豬肉、火鍋底料包、老臘肉、米花糖、黃花菜、臍橙……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他們塞不下的東西。畢竟團聚的時光那么幸福,又如此的短暫,眼看著子女要返程離開了,如何緩解彼此之間難以割舍的留戀,以及漫長一年里的思鄉思念之苦,作為父母,他們的絕招就是往他們的后備箱里塞上子女的最愛,塞上獨一無二的家鄉味道,塞上他們無盡的擔憂與殷切的希望……他們唯恐裝的不夠多,塞的不夠滿,他們恨不得連家都整個裝進去。
正是應了那句話:父母能給你的不一定是全世界最好的,但一定是竭盡全力給了你全部還生怕不夠。
世間的愛,唯有父母之愛指向別離。當你拖著沉重的行李箱,去到外面的世界獨自打拼,一步步修煉得獨立而強大時,父母卻將他們對你的囑托、牽掛、希望和愛統統裝進你的行李箱里。只要你轉身,他們就在你的身后,給你依靠,給你溫暖。有一種愛,叫做恨不得把全世界塞進你的行李箱。親情向來是沉甸而厚重的,這樣的行李箱,又怎能不超重?而這超重的行李箱,就是我們最幸福的負擔。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如詩中所寫的那樣,父母之恩,無以為報,唯有出門在外,多打打電話,常回家看看,給與他們物質回報的同時,精神上和情感上更應重視。“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千萬不要浪費時間,等到欲盡孝而親不在,終留下人生的一大遺撼。
惟愿時光走的慢一些,讓父母留在我們身邊的時間長一些;惟愿時間善待我們的母親,別再讓他們變老了,讓他們的后半生沒有憂愁和心傷,只有幸福和安康;惟愿我們有足夠的時間對他們的恩情回報一二。
爸媽,我想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