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A真的是不知道翻閱多少遍,從剛開始的引用,到后來的不斷思考,前前后后已經過去小半年了,對于SLA的認識,會有很多很多和大家分享。對于這個核心,之前只是這個想法,但是很多東西還是不敢確定,所以一直不敢去發博客。直到我有天去老師辦公室和老師聊了聊對于SLA的認識,確保沒有跑題的前提之下,分享這半年我對于SLA的認識和發現。 (PS: 本文真的是筆者一字一字敲打出來的,里面都是這半年來對于SLA研究的心血,如果還符合大爺您的口味,出于對于原創的尊重,轉載引用請附上原地址和作者。)
當然,我要補充一下上面的題目,sla我覺得核心是——先建立思維,再去培養工具,通過培養的不成熟的小工具獲取更多的英語思維,再去完善工具,是一個不斷迭代的過程。
【問題一】
我發現了一個現象,就是新美好多人聽不清的地方大多在對話這種特定的場景中,我一直在想這是巧合么?(你可能在跟讀時候會出現這樣一個現象:這兩個人的對話我剛開始不知道說什么,但是我反復跟讀,一旦我意識到對話可能討論的話題,我剛才聽混沌的地方就變得清晰了好多。)
【思考】
針對上面這類問題,我重新翻閱文檔,我發現我忽略一個地方,無論是第一階段,還是第二階段,最終的目的還是培養“英語思維”。什么是英語思維,換句話說英語思維還需要培養么?可能有些人會說,我能記得新美的場景,動作等等,我知道這個故事講了什么事情,這難道還不是英語思維么?其實我后來才漸漸的發現,這個只是英語思維的一小部分。
我曾經對這兩個東西也是很混淆,總以為,知道這個故事什么邏輯也就意味著我的英語思維是沒問題的。其實不然,我反而覺得這個是我們正常人的反應,就像是電影中一個人打另一個人,你的邏輯判斷這個人是壞人一樣,但是真的英語思維可能結合人物的背景和成長環境,通過對于人物性格的了解和事發的誘因等一系列的了解,慢慢能夠站在這個所謂的“壞人”角度,思考他的內心活動。所以,我覺得英語思維包含以下兩部分:
第一個是情感。可能這樣說還是很模糊,我拿我專業跟大家說,我們在研究表演這個專業的時候,發現一個演員不僅僅要抓住人物的外在模仿,最重要的是演員把抓住人物的內在心理情感,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內心戲”,因為只要先抓住心理活動,那么所作出來的肢體語言(包括口語)都是描述人物的內心的,所以這也是微表情的根本。我覺得我們要做的是把握人物內在心理,投入情感進去,
另一個我認為英語思維包含豐富的文化背景。很多時候我們對一些場景反應不過來,我覺得是我們生活經驗的不足的問題,很多時候我們混淆的地方我發現恰恰是我們生活經驗不足,換句話說,我們不了解人家的文化,不了解發生這件事情的真正處理方式和態度。比如在女主父親去世的一段,其實你會發現你在生活中極少數遇到這種事情,也沒有辦過這些流程和手續,所以我覺得這也是我們聽力混淆的一個重要原因,對于文化了解的太少。
按照這個思路再去推理一下,不難發現,為什么我們在初期選擇材料的時候會選擇情節簡單的視頻的一個原因,因為雖然故事邏輯簡單,但是人物內心情感還是很豐富的,你把握人物內心的情感,運用你的文化認知,重新復述你展現的場景的時候,或許曾經混沌的東西會變得清晰。
【問題二】
你說的不是“翻譯”么,你怎么判斷你說的不是翻譯,而是英語思維?
【思考】
其實我并沒有明確的判斷,只是前幾天在“英語答疑會”上面,我驚奇的發現,其實我們期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已經開始混淆了“英語思維”和“翻譯”。那么,我是怎么明確我的是我的英語思維邏輯而不是翻譯呢?
1.關于翻譯
其實很久以前,我在聽英語電影的時候,我努力翻譯每一句話,剛開始我沒有意識到,當我發現自己在學習評定自己的程度的時候是通過自己已經翻譯了那些話,哪些還沒有翻譯的時候,我驚恐的發現這一現象:十年的應試教育讓我養成了一個強大的翻譯機制。不瞞大家說,我聽九百句的時候,有時候一直翻譯不出來,明明九百句說的很慢,但是我的翻譯速度就是根不上人家視頻的播放速度。
當我驚覺我有“翻譯”的問題的時候,我第一時間找新生,夢甜,老崔等等好多人去溝通,幾乎是建一個問一個。當時我提出來這個問題后,大家確實是給我很多的方法。沒辦法只能一個一個去嘗試。差不多一個多月后,我就明顯感覺出自己的英語翻譯不再像是之前那么強大,差不多兩個月的時間,感覺這個問題已經解決了。(包括期間走了一些小彎路-)下面是我覺得效果不錯的方法:
默讀,小聲跟讀(由于當時還在默讀階段,我但是還是沒有打算大聲跟讀)。把你的所有的關注力都放在聲音的清晰度上,漸漸的,每句話的中文翻譯的副作用越來越少,而聽力的清晰度越來越高,很多時候就是不知道大段的聲音到底是什么意思,直到我聽任何的材料,無論人物是快是慢,我的關注都是放在聽力的清晰度的時候,我才覺得我的翻譯問題是真的解決了。
其實后來我重新思考了這件事情,事實上我就是在“清空大腦”,不是你催眠自己我有個小BABY,就能真的做到清空大腦的,我認為這需要你自己的刻意訓練,讓自己清空。
- 關于英語思維
大腦確實是清空了,可是僅僅這樣就行了么,于是問題接踵而來,【問題一】就是我清空大腦后出現的問題。當時已經進入了跟讀階段,明明可以大聲朗讀,但是我發現,曾經我聽的清晰的語句,跟讀起來原來有那么多的不清晰。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在“問題一”已經做的詳細的說明,大體就是認為我們對于“英語思維”存在一些誤解和偏差,有時候我們甚至會忘記。這說明我們在學習英語的時候,很可能我們沒有懂得原理到底是什么。新美舊美到底意義所在在哪里,歸根究底,我還是覺得我們應該對于英語思維有一個全面的了解。
之前在答疑會上,發現有些人只是把英語思維歸結為思維閃現,那么我們做個假設,假設一個單詞是一個圖片的話,那么一段視頻我們豈不是要閃現幾百個幾千個圖片,如果是那樣子的話,大腦光在切換圖片的時候就已經累死了。
所以,我認為,思維閃現是英語思維的一個方面,但是英語思維包括方方面面,包括你說話的身體反應,思維閃現,生活方式,生活經驗等方方面面,所以,英語思維很多時候要求我們積極了解感受國外生活文化,比如在新舊美里面你經常看到的棒球文化等,這些東西很多時候都是在潛移默化的。
- 我是如何知道自己是在英語思維,而不是其他。
“我發現新美的女主真的是太花心了……”實際上,我覺得在我們跟讀的時期,出現這樣子的情況時候可能需要注意一下,因為你可以用你的中國思維在理解美國,這導致的后果可能是,他們很多的情景和對話,你大鍛大段的都是無效輸入,因為你的中國思維有時候在潛意識中偷偷屏蔽那些你無法接受的東西。“但是我不是一開始覺得她花心的,我是慢慢覺得的。”如果是這種回答,我覺得你還可能存在我前面說的翻譯問題,也就是說你可能還沒有真正的清空大腦,這導致你在認知上面還是會不認可存在的合理性。
- 對于新美舊美的看法
我上面之所以不提倡你去否定這些價值觀,是因為新美和舊美這兩部材料更多的時候是給我們這些外國人更好,更快的接觸美國基礎文化,生活習慣,價值觀等。比如在對待愛情方面追求自由,比如美國的宗教文化。我在查找新舊美背景的時候發現,新舊美的出現為的就是讓你了解和感受人家的基礎文化和價值觀。他們不是像《好運,查理》,也不是像《破產姐妹》那樣,美劇是建立在基礎的價值觀上呈現美國社會現象的一面,這個時候你的個人看法會比較多。
所以,舊美,新美為的是展現美國的方方面面。你可以打開搜索:美國民風民俗。你會驚奇發現走遍美國是為了展現民風民俗,生活習慣,價值文化的。
【問題三】
文斌,新生他們學習方式符合SLA么?
【思考】
其實,我花了很多時候在思考這個問題,其實這個問題也不是很復雜,大家可以去百度一下,培養英語思維的最好的方式,就是跟讀。
當然跟讀不是你想的那么簡單,因為你跟讀,一首先得去聽清晰,二是得去模仿。尤其是模仿,在他們里面很多人剛開始可能發音帶著家鄉口音,到后來就不存在這個問題了。但是因為模仿,你很多時候會拋開個人成見,專心體會人物角色,刻意理解人物的生活習慣和交流方法,性格等等。
所以對于文斌新生“跟讀”的學習英語的方式也是經常在SLA所提倡的。當然,他們中也有很多東西東西我沒有去細心研究,調查,我也不敢妄下結論,比如英語熱情問題,比如材料的問題。我現在還沒有用這些材料,不過已經和夢甜要了一下,在我使用的過程中我會把心得和感受寫下來到時候分享給大家。
【實際建議】
- 重新審視新美和舊美,換一個角度全新看待它。《走遍美國》像是一本介紹美國文化的教科書,需要你像是對待美國文化那樣細心和耐心,也需要你反復的閱讀。常回來翻閱,所以我覺得無論你現在是哪個階段,都要經常回來溜溜。
- 如果你只是擔心文斌,新生英語學習方法不符合SLA,那就放心和他們去晨讀吧。(當然,如果你不是這個原因,恕我愛莫能助,或許我下一次分析研究才能幫助你)
- 你可以不狂愛英語,但是最好學習做一名演員。你可以說你不狂愛英語,但是我覺得起碼你學習一名演員(只是學習模仿而已,沒有讓你去拿奧斯卡),很多時候,你在電影里的人物他們可以模仿形形色色的人,是因為人有多面性,我們要善于運用。讀英語的時候運用角色帶入,注意不要帶著自己個人的意識,想視頻人物所想,關注人物內心活動。
- 你學了十年英語都不關心自己是否真正熱愛的問題,現在又去糾結干什么呢,不如再去嘗試學習兩三年,或許那個時候就有答案了呢。(這個建議只是針對不熱愛英語小伙伴們,不具有攻擊性,因為說些美國夢,未來什么的會讓你覺得很空泛)。
- 平時遇到聽不懂的交流背景可以去查一下,有一個大體的了解概念,先不要看英文字幕,補充一下你的生活經驗。如果你細心你會發現,超悅師姐是一個很喜歡搜集美國文化的人,總是在分享一些英語小知識或者其他。
【總結】
你能確定所有的美食家都會做飯么,我的專業告訴我這個世界有一類人是拍電影演電影的,叫做導演,演員等等,也有一類人是專門從他們成功或者失敗經驗里面總結發現,作為以后拍電影學習者的參考,這類人叫做影評人。很可惜,很少有人肯定后一類人的價值,但是我確實是有這個專業習慣。
很多時候,我對于SLA學習出現的問題矛盾都處于興奮狀態,因為只有問題矛盾才一味著發展和完善。沒有什么東西是一成不變,問題和矛盾是讓SLA成長的最好的方法,只有這樣,它也能陪伴我們學習英語過程中不斷擴充自己,不斷完善自己。
英語思維,是SLA的核心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