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賈雨村列入“壞人榜”,應該是紅迷們的共識。
被帖上“壞”的標簽,主要是因為他在葫蘆案中,對恩人的女兒英蓮見死不救,眼睜睜地看著英蓮落入薛霸王的魔掌,導致最后“香魂返故鄉(xiāng)”。
1
賈雨村是個很容易讓人產(chǎn)生好感的人。
首先,他相貌堂堂,“腰圓背厚,面闊口方,劍眉星眼,直鼻權(quán)腮。”所以能讓嬌杏多看幾眼,回頭率高。
任何時代,都是喜歡看臉的,好的外形能讓人迅速產(chǎn)生好感。
然后,他“是詩書仕宦之族”,有讓人愿意親近的氣質(zhì)。
最重要的是,他確實有才華,所以能讓甄士隱慧眼識珠,愿意雪中送炭,助他科舉高中。
初入官場時,不懂官場規(guī)則,惹得“龍顏大怒,即批革職”。
這次虧吃得很大,但他是個懂得反省的人,吃一塹就長一智,為復職作準備。
2
他的經(jīng)驗總結(jié)是非常有效的,很快就攀上了林如海,又通過林如海認識了賈政,謀到了應天府的職位。
上任的第一個案子,就是英蓮案。
在不清楚原被告雙方的背景時,雨村還是正義凜然的。聽完被告的訴求,“大怒道:豈有這樣放屁的事!打死人命就白白的走了,再拿不來的。”
看到這里,一個青天大老爺?shù)男蜗筌S然而出。
就在他準備發(fā)簽抓人之時,旁邊一個門子給他使眼色。
前車之鑒讓他變得謹慎,即使是一個不起眼的門子,也該認真對待,否則有可能重蹈覆轍。
3
門子所講的內(nèi)情讓他大為震撼,同時內(nèi)心開始了掙扎。
一邊是幫助自己走上仕途的恩人,但現(xiàn)在已經(jīng)沒有了利用價值。
一邊也對自己復職有恩,而且以后還能給予自己更大的幫助。
可以說,這個案子是上天送給他的一個機會,能否平步青云,就在此一舉了。
站在天平的兩端,誰都難免為難吧?有多少能做到視權(quán)貴如糞土迅速選擇正義?
主要是這個誘惑太大了!
一個薛蟠,后面牽扯的可是賈家和王家,尤其是王子騰,正是受皇帝重用的時候。這樣千載難逢的機會,一旦放過,此生還能遇到嗎?
而且,如果選擇了正義,惹惱了四大家族,這身剛穿上的官服就得脫掉,一輩子恐怕都難以翻身了。
4
這是一場人性的博弈,是舍身取義?還是見利忘義?賈雨村面臨著人生最艱難的抉擇。
要說報恩,兩邊都是恩人。甄士隱是助他入官場的恩人,賈政是助他重入官場的恩人。僅僅從恩上來衡量,沒有輕重之別。
他唯一需要衡量的就是利了。
所以,葫蘆一案,與是否報恩無關,只與義利的選擇有關——正義還是前程,這是個問題。
結(jié)果我們都知道了:他選擇了前程。“雨村斷了此案,急忙作書信二封,與賈政并京營節(jié)度使王子騰。”
他主動向王子騰邀功,利用這次機會搭上了這條比賈政更有用的船。
5
讀紅樓若干遍,我一直堅信,曹公最想展現(xiàn)給我們看的是人性。
甄士隱當初施恩的時候,并沒有想到要什么回報,他也絕想不到女兒會被拐走并落到賈雨村手里。
賈雨村在受甄士隱恩惠的時候,也絕想不到有一天要面臨這樣的選擇:恩人女兒的命運,就在自己的一念之間。
何況,賈雨村求官的目的,本來就不是“為民作主”,而是追求榮華富貴。
這應該是很多普通人的人生理想吧:榮華富貴、錢權(quán)美女。大義凜然、舍身取義的人并不多,他們屬于拯救世界的英雄。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有多少人讀書是“為了中華崛起”呢?
我想,曹公通過葫蘆案,是想讓我們看到人性的復雜,它不是簡單的對錯選擇題,也不是簡單的是非判斷題。
孟子說:人之初,性本善。
荀子說:人之初,性本惡。
王陽明說:人之初,性本無,利益當前,才有了善惡。
如果你面臨雨村式的抉擇,你會怎么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