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理財第一要素就是不上當受騙,否則無論你有多少本金、投資收益再高的產品也沒用。所以今天喵叔就和大家分享互聯網時代那些可恨的“騙局”,希望大家提高警惕。
關于“電信詐騙”我們聽得多了,但是到底一條短信一個電話是怎么把你的錢騙走的,只是聽說,很多人并不清楚騙子到底是怎么操作的……那么以下具有警示意義的案例還是有必要認真看看的。
案例1:短信提示“銀行升級”要警惕
2015 年 11 月,趙女士收到一條手機短信,結果被騙走 20 萬元。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趙女士當時點擊了一下該條手機短信,讓手機銀行升級。隨后趙女士輸入銀行卡號,手機號,包括密碼和驗證碼,操作完成后,緊接著卡里的 20 萬元就被轉走了。因為這條信息和平時銀行發來的信息“很像”,所以趙女士當時并沒有辨別出真假。
喵叔提醒:遇到疑似詐騙信息時,一定要及時核實,如果被騙了,務必第一時間報警。
案例2:“假網貸”公司成電信詐騙的“新馬甲”
悲劇的開始同樣是一個電話:
“蘇先生,因為您這次申請的貸款數額較大,為了確保您有相應的還款能力,我們需要收取您10%的保證金。”廈門的蘇先生怎么也沒有想到,正式這個電話讓自己被騙走了5萬元。
蘇先生是個體經營戶,因在生意中急需周轉資金,便想求助于網貸公司。今年4月他在網上搜索“貸款”后在某網站留下手機號。
第二天便接到了一個電話,對方稱能提供10萬元的短期貸款,并煞有介事地通過QQ郵箱傳來了一份無抵押貸款合同。
因為急于籌措資金,且對方在電話中的言談極為規范,蘇先生很快相信了對方。當對方聲稱要支付10%的保證金時,蘇先生很快向指定賬戶匯去了1萬元保證金。
在此期間,該詐騙公司先后以做流水賬、繳風險擔保金為由誘導其轉錢,蘇先生先后向對方轉賬共計5萬元。直到后來蘇先生才覺得不對勁報了警。
喵叔提醒:如今,看似正規的網貸公司也成了電信詐騙的“新馬甲”,而上當受騙的男性明顯高于女性,受害人群所從事的職業以個體經營戶為主。不法分子正是瞅準了受害者“急于用錢”、“缺乏渠道”等心理實施精準詐騙,因此得手率較高。
案例3:電話通知取消業務
某高校學生小劉接到一個來著“郵政儲蓄銀行”工作人員的陌生電話,告知她上次購買修眉刀時被誤處理為代理商,需在晚上10點之前通過銀行取消業務,否則每月將會被扣除800元代理費。
這一聽小劉就著急了,于是按照建議,她到取款機上進行操作取消業務。
操作時,對方并沒有提及錢,所以小劉當時并沒有產生懷疑。而實際上,“業務編號”就是轉賬金額,而操作步驟其實是轉賬步驟。直到操作成功,她才發現銀行卡已經被扣除了2078元。
喵叔提醒:這類詐騙屬于典型的IP電話詐騙。接收者手機顯示的號碼可以是經過設定的任意號碼,有的甚至可以冒充110詐騙,單單掌握號碼證據,幾乎難以溯源。需要的是大家提高警惕!
類似的案例其實還有許許多多,以上是幾個較為經典和慣用的,然而科技在發展,騙子的騙術也在不斷升級,以至于防不勝防我們就莫名上當受騙,但喵叔覺得,你只要心里想著“天下哪有那么好的事被我碰上”,遇到奇怪的電話多查證,對突發事情不著急,基本就能避免80%的詐騙了。
我是喵叔,熱衷理財,從月薪2000到月入上萬,理財讓我變得積極向上,人生道路也因此更加寬廣。我每天在【票票喵】這個平臺與大家分享理財知識和熱點資訊,在這兒不說你可以立刻發什么財,但在至少可以有些收獲以及規避一些理財陷阱,希望能和大家一起學習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