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我的前半生》改編自亦舒同名小說,在7月悄悄上映
這部劇全程無尿點,看過之后,你鐵定不好意思說自己還在追《楚喬傳》。
《我的前半生》講述的是衣食無憂的富家太太子君(馬伊琍飾),全職在家除了吃喝玩樂買買買,最大的興趣就是盯著老公身邊的鶯鶯燕燕,看似溫柔甜蜜,實則老公覺得妻子著裝夸張,且思想上無法交流。沒想到小三居然是個離異帶孩打扮樸素的女人,遭到離婚,只好重出社會學習如何“討生活”。
看了頭幾集,就能猜到劇情的大致發展———羅子君的前半生有多悲慘,后半生就有多反轉。
在滿屏痛罵渣男和小三的彈幕中,我不禁想起迪迪的小姨。
小姨生得標致,瓜子臉水汪眼,姨夫娶她時,昭告兩家親戚“我會養你一輩子”。
那個時代物資匱乏,女人的安全感,全來自有男人可依靠。說“養你一輩子”,仿佛是最動聽的情話。
姨夫創業起家,小姨自大女兒一出生,就再也沒出去工作過。日子變得簡單:帶娃、家務、電視劇。
然而,看似最好命最容易的道路,那一頭,卻總是通往極艱難的所在。
如今,姨夫在外生意不斷,夜總會開了不少,回家更是屈指可數。小姨除了日漸增加的年齡和皺紋,仿佛其他都是停步不前的。
大到買輛車,小到倆孩子讀什么學校暑假該去哪個國家玩,一概由姨夫決定。小姨不僅沒有決定權,連商議都免了。
你吃我的用我的,一切都是我出的,閉嘴!
姨夫把小姨養廢了。連帶看不起小姨的娘家人。
迪迪剛畢業那會兒,想找份專業對口的工作,想從出納做起。小姨替她問問姨夫,姨夫想都沒想就開口:“不如她來給我提包吧,月薪4000,呵呵。”迪迪沒有接受,回家考試去了。
我永遠都不會去當家庭主婦。因為我很早就在小姨身上看到下場了,那就是籠子里的金絲雀,外人羨慕她不愁吃穿、不煩心生計,只有她自己明白這種選擇是身心俱疲。
很多大公司有一種陰險的策略:高薪養兵。
就是說,公司會用很高的薪水留住你,讓你做著專精的工作。這樣的薪資幾乎是人才市場上同類型公司中最高的,十分誘人。
但幸福生活不會一直長久。
三五年后,公司通知你去外地(甚至是海外)工作,你如果不從,就把你辭退。
你有沒有考慮過,辭職了,你之前的工作比較專精,而且也很難找到比這工資更高的工作了。可是呢?與幾年前“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你相比,你有房貸車貸,有老婆有大寶二寶,家庭開銷和生活水平怎可能說降就降?!
很多人最終沒勇氣遞交辭呈,只能任由公司擺布。
前幾日沸沸揚揚的新聞,說某女星嫁入豪門長久不見丈夫,每月拿著11萬元生活費,日常就是帶著兒子出門逛街會友吃飯。
新聞評論下的觀點出奇的一致:羨慕每個月有11萬的生活。
我也不能免俗,很羨慕月月有11萬。
這樣的生活到底好不好?我并不清楚。但這樣過日子,絕對是把你養“廢”了。
我相信,社會是鼓勵全職媽媽這個群體的,因為她們能給孩子更好的照顧和關愛,成長中必不可少的安全感。
可是,社會一定不會鼓勵這樣的全職媽媽個體——孩子成長了,她們反而止步甚至倒退。
我親眼見過這樣的媽媽:好不容易帶娃帶到上幼兒園,本有閑暇時間可以出去工作、或者有什么健康的興趣愛好…沒有!開始了與左鄰右舍閑話家常,打打麻將追追劇,或者從早到晚煲一鍋湯…
雖然大部分這樣的女性,最終可能像迪迪小姨那樣,在不甘與無能為力中繼續生活。
而《我的前半生》帶來的是更為殘酷的一種——前半生轟然逝去。但現實中的后半生,可不一定都能幸運地“脫胎換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