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的時候,我通常會去常去的那家面館,并不是沒有別的選擇,而是習慣性去吃最熟悉的味道。
老板是個很年輕的美女,大部分時間都是白毛衣百褶裙靜靜的坐在那里。店面不大,一排吧臺,兩個四人桌。桌上常有綠植,開花或者不開花。顏色總是翠綠翠綠,襯著裝修的風格,顯出些安靜溫馨來。
這家招牌是面,排骨面,牛肉面或是紅燒肉面。第一次去不了解問老板推薦下哪個面好吃,老板一臉認真的告訴我,她從來不吃面。額,一番怔愣,也是被老板的耿直噎到。
去的次數多了,才知道除了面,還有米飯,配上各樣的菜。米飯從來不會標出來,都是去多了的常客知道,而每天的晚餐也各有不同。都是進門問老板“老板,晚上什么飯呀”,老板探出個頭來,笑吟吟的說今晚做的是什么什么。有時會很不好意思的說感覺今晚的飯沒有做好,來客也都笑吟吟的擺擺手,照吃不誤。
這一天,我買了飛屋環游記的票,等著男友下班我們一起看。約在了面館,我要了份米飯,男友突然想吃餃子。看著他有些低氣壓,我以為工作比較累,開口說要不你也吃米飯,這樣剛好趕上電影開場。他點點頭,我們安靜吃完去看電影。
飛屋環游記,被安利了很久,也稍許知道劇情,看到小男孩的親人愿意無條件祝福他回到人間并沒有很感動。讓我意外的是男友坐在旁邊默默抬了幾次鏡框,掏出紙巾來。還心里好笑怎么淚點這么低。散場后,正想打趣他看個電影感動成這樣,平常沒見你淚點這么低啊。就聽見男友說家里老人過世了。
我一時不知道如何反應,整路牽著手安靜的走回去,接下來看他緊張的交接工作,我查著他回程的航班下來怎么坐車這樣的出行問題。直到忙差不多了,他才說什么時候接到的電話,覺得自己很冷靜卻止不住流淚。我擁抱著表示理解,卻不知道如何言語開解。
突然理解為什么平常都是牛肉面的他那晚想吃餃子,因為東北家中最是餃子是一家人團團坐的時候。那時候他很懷念有老有小團團坐的時刻吧。
第二天,男友處理完工作的事,急匆匆的去趕飛機。我一如平常去吃熟悉的面,感覺生命那么長,離別那么短,總有些時刻倉促而至,尚不知如何面對的時候就要被裹挾著前行。
輕嘆一下,挑起一筷牛肉面。聽著老板正在放親愛的客棧,還有客人進來招呼著也來一碗面。一天又要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