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鏈接: Go 專欄|基礎數據類型:整數、浮點數、復數、布爾值和字符串
Go 專欄的第三篇,本文內容依舊很基礎,很簡單。如果有編程經驗的話,可能掃一眼就了然于胸了。但如果剛開始接觸編程,建議還是好好看看,把文中的代碼 demo 都自己跑一遍。只有基礎打好了,才能向更高的目標邁進。
話不多說,走起~
本文所有代碼基于 go1.16.6 編寫。
Go 的數據類型分四大類:
- 基礎類型: 數字 number,字符串 string 和布爾型 boolean。
- 聚合類型: 數組 array 和結構體 struct。
- 引用類型: 指針 pointer,切片 slice,字典 map,函數 func 和通道 channel。
- 接口類型: 接口 interface。
其中,基礎類型又分為:
- 整型: int8、uint8、byte、int16、uint16、int32、uint32、int64、uint64、int、uint、uintptr。
- 浮點型: float32,float64。
- 復數類型: complex64、complex128。
- 布爾型: bool。
- 字符串: string。
- 字符型: rune。
整數
整數一共有 12 種類型,分為有符號整數和無符號整數,為了方便查看,我在這里整理了一個表格:
類型 | 長度(字節) | 范圍 |
---|---|---|
int8 | 1 | -128 ~ 127 |
uint8 | 1 | 0~255 |
byte | 1 | 0~255 |
int16 | 2 | -32768~32767 |
uint16 | 2 | 0~65535 |
int32 | 4 | -2147483648~2147483647 |
uint32 | 4 | 0~4294967295 |
int64 | 8 | -9223372036854775808~9223372036854775807 |
uint64 | 8 | 0~18446744073709551615 |
int | 4/8 | 同上 |
uint | 4/8 | 同上 |
uintptr | 4/8 | 同上,足以存儲指針的 uint |
一般我們在開發的時候,使用 int 和 uint 即可。除非有明確需要指定長度的需求,才用 int8 這種類型。
類型轉換
不管是算術運算,還是邏輯運算,Go 要求操作數的類型必須一致,如果不一致的話,會報錯。
var a int = 10
var b int32 = 20
// fmt.Println(a + b) // 報錯 invalid operation: a + b (mismatched types int and int32)
這一點在寫代碼的時候,開發工具就會提醒了,而且還會把強制類型轉換的代碼給寫好,還是很棒的。
var a int = 10
var b int32 = 20
fmt.Println(a + int(b)) // 輸出 30
但有一點需要注意,當浮點型轉整型的話,可能會有精度損失。
var c float32 = 10.23
fmt.Println(int(c)) // 輸出 10
數值運算
算數運算符包括:+
、-
、*
、/
和 %
。
%
取模運算符只能用于整數,取模余數的正負號與被除數一致。
// 取模
fmt.Println(5 % 3) // 輸出 2
fmt.Println(-5 % -3) // 輸出 -2
/
除法運算符,如果操作數都是整數,則結果也是整數。
// 除法
fmt.Println(5 / 3) // 輸出 1
fmt.Println(5.0 / 3.0) // 輸出 1.6666666666666667
比較運算
比較運算符包括:>
、>=
、<
、<=
、==
和 !=
。
不同類型之間不可比較,但整型可以與字面量直接比較。
// 比較運算
var i int32
var j int64
i, j = 1, 2
// if i == j { // 報錯 invalid operation: i == j (mismatched types int32 and int64)
// fmt.Println("i and j are equal.")
// }
if i == 1 || j == 2 {
fmt.Println("equal.")
}
位運算
位運算符包括:&
、|
、^
、&^
、<<
和 >>
。
這個就不過多介紹了,平時開發過程中用到的也比較少。
浮點數
浮點類型包括兩種,分別是 float32 和 float64。
浮點數字面量會被自動推斷為 float64。
f := 10.0 // 自動推斷為 float64
當對浮點數進行比較運算時,不能直接使用 ==
和 !=
,結果會不穩定。應該使用 math 標準庫。
復數
復數類型包括兩種,分別是 complex64 和 complex128。
操作復數的內置函數一共有 3 個,分別是:
-
complex
:構造一個復數。 -
real
:獲取復數的實部。 -
imag
:獲取復數的虛部。
// 復數
var x complex64 = 3 + 5i
var y complex128 = complex(3.5, 10)
// 分別打印實部和虛部
fmt.Println(real(x), imag(x)) // 輸出 3 5
fmt.Println(real(y), imag(y)) // 輸出 3.5 10
布爾值
布爾類型的關鍵字是 bool,有兩個值,分別是: true 和 false。
ok := true
fmt.Println(ok)
布爾型和整型不能相互轉換。
var e bool
e = bool(1) // 報錯 cannot convert 1 (type untyped int) to type bool
if
和 for
語句的條件部分一定是布爾類型的值或表達式。如果之前寫 Python 比較多的話,一定要注意這點,我就在這翻過車。
m := 1
// if m { // 報錯 non-bool m (type int) used as if condition
// fmt.Println("is true")
// }
if m == 1 {
fmt.Println("m is 1")
}
字符串
字符串關鍵字是 string,也屬于一種基本類型。
字符串可以直接通過字面量來初始化:
// 字符串
s1 := "hello"
s2 := "world"
使用 `
定義不做轉義的原始字符串,支持換行:
// 原始字符串
s := `row1\r\n
row2`
fmt.Println(s)
拼接字符串:
// 字符串拼接
s3 := s1 + s2
fmt.Println(s3)
獲取字符串長度:
// 取字符串長度
fmt.Println(len(s3))
按索引下標來獲取字符:
// 取單個字符
fmt.Println(s3[4])
字符串切片:
// 字符串切片
fmt.Println(s3[2:4])
fmt.Println(s3[:4])
fmt.Println(s3[2:])
fmt.Println(s3[:])
字符串是不可修改的,所以如果給字符串賦值的話,會報錯:
// 修改報錯
s3[0] = "H" // cannot assign to s3[0] (strings are immutable)
遍歷字符串:
s4 := "hello 世界"
// 遍歷字節數組
for i := 0; i < len(s4); i++ {
fmt.Println(i, s4[i])
}
// 輸出
// 0 104
// 1 101
// 2 108
// 3 108
// 4 111
// 5 32
// 6 228
// 7 184
// 8 150
// 9 231
// 10 149
// 11 140
// 遍歷 rune 數組
for i, v := range s4 {
fmt.Println(i, v)
}
// 輸出
// 0 104
// 1 101
// 2 108
// 3 108
// 4 111
// 5 32
// 6 19990
// 9 30028
從結果可以看出兩者的區別,第一種是以字節數組方式遍歷;第二種是以 Unicode 字符方式遍歷。
以字節數組方式遍歷,字符類型是 byte,長度是 1。雖然字符串直觀上看長度是 8,但中文字符在 UTF-8 編碼中占 3 個字符,所以總長度是 12。
以 Unicode 方式遍歷,字符類型是 rune。
Go 中支持兩種字符類型,一個是 byte,uint8 的別名,表示 UTF-8 字符串的單個字節的值;另一個是 rune,int32 的別名,表示單個 Unicode 字符。
最后再說一點,Go 的源文件是按 UTF-8 編碼的,所以我們在選擇編碼格式上一定要選 UTF-8,否則可能會有一些莫名其妙的錯誤出現。
總結
本文主要介紹了五種基礎數據類型,分別是:整數,浮點數,復數,布爾值和字符串。
其中復數用的比較少,整數和浮點數主要用在需要數值類型的場景,布爾值大多用在條件語句。
字符串的使用還是挺多的,而且也有一些標準庫的支持,比如 bytes、strings、strconv、unicode。
有時間的話還是要多學學標準庫才行。
文章中的腦圖和源碼都上傳到了 GitHub,有需要的同學可自行下載。
地址: https://github.com/yongxinz/gopher/tree/main/sc
Go 專欄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