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地圖對于很多應用來說已經不是一個稀罕的東西了,很多軟件里都有這個功能,特別是那些房產類、外賣類的應用,地圖可以算是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模塊。通常情況下,地圖是在這些應用的早期開發的,趕著時間開發,因此難免會存在設計粗糙、耦合嚴重的情況。隨著產品線的不斷發展,地圖模塊也變得越來越臃腫,來一個功能就往里面扔,久而久之,哪怕只是對它做一點小的改動,都會比較費勁。這也是為什么很多開發者不愿意產品老是調整地圖的原因,因為實在是改不動了。
然而逃避終究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放著不管,只會越來越嚴重,有病還是要趁早治。
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怎么給一個臃腫的、已經病入膏肓的地圖模塊做手術。
醫生看病時要先了解病人的情況,然后對癥下藥,那些胡亂開藥的醫生一定都不是好廚子。因此首先應該花點時間好好的了解這個“病人”的情況。在看了一天的自家項目中地圖模塊的“病”后,我總結了一下我們項目中地圖模塊的問題,這個問題,應該也是大部分地圖模塊的問題,在每一個問題的后面給開出對應的“藥方”:
聲明了大量的用來記錄搜索條件的全局變量
。在地圖中通常會有搜索的功能,需要記錄用戶的各種搜索條件,像我們這種房產類的軟件,查詢條件要有十五六個,然后就很黃很暴力的聲明了十五六個全局變量來進行記錄,再加上存放查詢結果的數組、字典和其他的中間變量,那簡直叫一個酸爽啊。其實我們完全可以聲明一個模型來管理這些搜索條件、存儲搜索結果以及其他的中間變量,這樣做的好處很多,不僅可以很方便的設置默認值。并且在其他類中要使用數據的話,只需要耦合一個模型就好了,方便管理,另外還可以通過優秀的框架(自行百度)將模型直接轉換為對應的字典,傳給服務器,你只需要過濾掉那些不該上傳到服務器的字段就可以了。網絡層沒有分離出來
,很多人糾結于網絡層屬于MVC中的哪一層,因為貌似那里面沒有考慮到它們的位置,因此就將大量的網絡請求寫到了視圖控制器里,然而先不論MVC中對網絡層的定位如何,網絡層負責的功能就是根據請求參數獲取數據,然后對數據做跟業務強相關的轉換與處理,除此之外貌似也沒有別的了,它的職能是明確的、單一的,也是固定的,完全可以聲明一個專門處理該業務相關的網絡請求的對象,傳給它請求參數,它處理后返回給你想要的結果,就這么簡單。視圖控制器不需要去關心它里面怎么對數據進行處理與轉換。視圖控制器直接操作mapView
,在VC
中直接操作mapView
貌似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然而仔細去看的話,會發現我們對mapView
的很多操作是跟業務無關的操作,比如mapView
的創建、定位到當前所在位置、設置地圖層級等功能是跟業務沒有什么關聯的弱業務,而像添加標注Annotation
模型,因為會涉及到添加自定義的Annotation
的問題,這個是跟業務強相關的,變化的可能性是比較大的,如果要加一種新的標注類型,那么我們就要到視圖控制器里,在上千行代碼中找到這塊功能進行修改,不便于模塊測試,所以還是有必要聲明一個mapView
的manager
來管理這些事情,其中弱業務可以直接寫在manager
里,而那些跟業務強相關的(主要就是標注Annotation
模型的創建與添加)可以寫在manager
的分類中處理。以后要加新的標注模型的話,直接到分類中進行修改就可以了。mapView的代理沒有從視圖控制器中剝離出來
,mapView
的代理方法有好多,如果將這些代理方法全都寫到視圖控制器中的話,那么勢必會造成VC
中的代碼過多的情況,特別是根據Annotation
返回對應的標注視圖的代理方法,這個方法跟具體的業務強相關,如果你的地圖中需要根據地圖等級、用戶身份等條件顯示不同的標注視圖,那么最好還是單獨聲明一個MapViewDelegate
類來做這個事情吧,好處就是減輕了VC
的壓力,并且所有跟標注視圖相關的邏輯處理都單獨剝離出來,也方便你以后的維護。
再將代理從視圖控制器中分離出來后,很自然的就會遇到一個問題,那就是標注View
的點擊事件誰來處理,換句話說就是它的target
是誰。
如果沒有剝離出MapViewDelegate
,那么我們的做法通常是將視圖控制器VC
作為這些標注的target
,所有的點擊事件都是視圖控制器進行處理,現在既然剝離了,總不能在MapViewDelegate
中再去耦合具體的視圖控制器吧,這樣的話它的復用性就會降低,怎么解決這個問題呢?
聲明MapViewTargetProtocol協議
在這里我們聲明了一個協議來解決這個target
問題,將所有標注View
的點擊方法都寫在了這個協議里,并且這些方法是必須實現的方法。這樣一來凡是遵循這個協議的對象都可以作為標注視圖的target
,這樣MapViewDelegate
中就不需要再耦合某個具體的target
了,實現了一定程度的解耦,在使用中,由于我們的點擊事件不多,所以我們讓視圖控制器遵守了這個協議,但是如果標注的點擊事件過多,那么我們就可以專門聲明一個類當做這個target
,解放視圖控制器。
以上就是針對地圖模塊的解耦方案,以下是上面提到的幾個類:
-
MapSearchKeyModel
,用來管理所有數據的模型,需要被下面的類耦合。 -
MapViewManager
,用來管理mapView,并處理mapView的弱業務邏輯。 -
MapViewManager+Annotations
,分類,專門用來處理annotations標注模型。標注模型的添加與移除都在這里進行。 -
MapNetWorkManager
,負責網絡請求,處理返回數據。 -
MapViewDelegate
,專門用來實現mapView的具體代理方法,所有標注視圖的處理都在這里。 -
MapViewTargetProtocol
,用來解決標注視圖View
的target
問題。 -
MapViewController
,視圖控制器。
這樣一來,我們的視圖控制器中的代碼就從天殺的1700行銳減到了350行,并且各模塊的職責清晰,應該夠它再活蹦亂跳一段時間了。
因為它不是很丑了。。。(哈哈,長得好看果然在哪里都有用)
此處應有de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