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塵沙散,一路飄泊。青衣一蓑煙雨釃酒臨江的寂寥長路,惟你一蓑煙雨任平生。朱篦碎,三千銀絲,柏雪梵音徹,伴君一路長吟。
斜馬走過,一世異鄉(xiāng),便是清心不滅,且縱山歌漫天涯。
劣墨未干,惟心已擺桃花釀席。席坐眾僧,都說紅塵修行,坦坦蕩蕩,無法無證為真。但心有神往,才可無畏險阻。君不信佛陀,亦不求聞達(dá)顯貴。但從不愿墮落紅塵,在光怪陸離的都市浮躁中亂了本心。禪宗說“生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之苦漫灌人生,便更凸顯了心境的重要。躁,在心的千絲萬縷,亦在欲的交疊莫愁。
不能達(dá)無上境界,便退了高堂,只求人生拐彎處中亦不墮欲望牢籠。異鄉(xiāng)筑何?自筑了桃花源于心。此番,縱使無酒來飲,無歌來吟,有了那一片清山澈云,自在逍遙便了卻真意。是的,孤影擺酒,走過心筑桃花源的異鄉(xiāng),便自在了真意。?
記得以前有人這么比喻過,“心田是不消停的柳樹,真情是柳樹的養(yǎng)分,輕輕地,慢慢地,樹就大了。”
紅塵修情,便讓心中那古井縱橫的異鄉(xiāng)多了幾分生機(jī),添了幾絲新綠。一生的路是那么長,君瞧見,朋友伴讀明心,親人言笑暖情,才縱了那不順的際遇、密布的荊棘成長了自身。
心田異鄉(xiāng)留宿幾許情意,它就容易抽成了動人的新柳,便育成了古老凱爾特傳說中的荊棘鳥啦。金色的廢墟下,那荊棘鳥以荊棘為生,直至嘔出了心臟才會死去。它無悔,吾等眾生亦無悔,因為沉寂在異鄉(xiāng)的天堂。以情生,以身隕,以情了。
異鄉(xiāng)悔何?自埋了三千真情于心。縱洪水滔天,白雪三尺,有了那汪倫贈我情,廟堂進(jìn)退便淋漓了真意。是的,走過劍舞落花的異鄉(xiāng),流水的真情,便游走了生死。
再想那青蓮,只太公善念一過,便化成哪吒重生的蓮臂。君不見,異鄉(xiāng)白蓮搖曳,變生了堅守本心真意的蓮子。這蓮子,雖無哪吒腳踏風(fēng)火輪,揮就紅纓槍的豪情萬丈,卻是我求索的血肉中不滅的精神本源,三千流水的真意是道,亦情。真意為何?
想必便是劍舞落花,流水千行的正覺意蘊(yùn)吧。
覺悟,其實便是心中那永恒的凈土,它對眾生皆不同。于君,可是異鄉(xiāng)的大寂寥? 這倒令傻兔子我想起與佛結(jié)緣的那位書法家,懷素和尚,字藏真。心中真意便是造化圣心的無束縛。“草圣欲成狂便發(fā),真堪畫入醉僧圖。”嗜酒如詩,卻愛書如命。“一手蘸墨狂書,似行云萬狀,運(yùn)筆如驟風(fēng)急雨,便法度具備。”此書,是書法,是正覺。
天下煙水嵐霧,心田真意的異鄉(xiāng)。一字,一筆,一正覺。走過覺意縱橫的異鄉(xiāng),蘸墨落筆的釋然,便堪得了人世萬心。
而念今諸癡人,名利之中的或悲悲戚戚,或高冷女神男神。冷漠,高傲,追逐的背后真的是不灑脫,不放手嗎?答案其實是,不是。并非大執(zhí)著,而恰恰是不夠執(zhí)著,不夠曉暢。紅塵諸因,求本溯源是道,是情。不是沙洲佛號,空泛闊論,而是寧靜的大寂寥,是每個人必須面對的實質(zhì),如何寂寥中過得美好,如何真正地過個寂寥的日子,君,如何?
以前,有人悄悄問一些所謂的成功人士去世前的所謂老人的智慧,答案,是盡情。不管是繁華精細(xì)還是樸實無華,順道,便是真。心有異鄉(xiāng),三千流水,一路無悔,便是意。
真意,便是盡情,無悔。
故愿君見,
一心動,萬水千山皆有情。
一心平,滄海桑田已無跡。
念起念落,一生燈火終闌珊。荊棘萬千處,這世間萬物,也惟不滅的異鄉(xiāng)可隨暢行天地且放歌。
走過異鄉(xiāng),舞落千花流水的桃花真意。縱凡塵三千沙礫,萬丈深淵,一路有你,生何為邪?心何饜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