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的閱讀時間看了古典老師的《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書中的“職業生涯三葉草模型”引發我的思考。 那我就用RIA法拆書法來跟大家分享下我的思考。
首先,我們來看下書中的原文圖片和片段(R:Reading)
我們先會對某一件事情感“興趣”,這興趣驅動我們學習和練習;持續地學習和練習讓我們有“能力”完成很多事情;然后我們開始尋找一種合適的方式(往往是某種職業),把能力兌現成自己想要的“價值”。而價值強化會使我們產生下一輪的興趣。
其次,我用自己的話來描述下片段(I:Interpretation)
在我們的生活中,在某個領域不乏很出色的人,比如說大家都知道的新晉兒女成雙奶爸周杰倫。他在4歲時,就表現對音樂的興趣,母親就為其買琴,讓他不斷地學習和練習;這種持續的學習和練習讓他在2000年開始有屬于自己的作品,讓他有能力在音樂圈立足;然后經過不斷的嘗試,他融合中西式曲風的嘻哈,開創華語流行音樂“中國風”的先聲,這便有了我們熟悉的中國風歌曲,如發如雪、煙花易冷、菊花臺、千里之外等歌曲;有代表自己故事的說唱歌曲,如雙截棍、牛仔很忙、聽媽媽的話、爸你回來了等;還有感情細膩,意境很美的抒情歌曲,如明明就、擱淺、安靜、彩虹等;此外他的演唱獨樹一幟,鋼琴行云流水,這些造詣便成就了他的價值。
然后,我回憶自己的過往經驗,思考自己生活中有沒有經歷過此片段類似的事情(A1: Appropriation)
我不像周杰倫這般在音樂上有如此的造詣,但還是有一些讓自己找到價值觀的經歷。比如自己正在堅持的讀書和健身。我記得我開始讀書,是因為我發現了書中有些作者的思維是我不曾知道的,隨著作者的解釋,感覺這其中隱藏著巨大的智慧。
讀著讀著,我慢慢發現我會對有些事情有自己的看法,并且想要分享給別人,于是當書中某個論點出現時,或身邊某件事情發生時,我就想說出自己的觀點,也想傾聽別人的觀點,然后我開始寫寫文章,理清自己的思緒,漸漸地,我越來越清晰自己的價值觀一一我要做好自己,同時也想影響他人。另外,我健身這件事,懷著特別簡單的目的,我就想瘦個那么幾斤,穿衣服好看。練著練著,我愛上了跑步,當白天工作精神疲累的時候,滿頭大汗讓我很開心。于是我會參加跑跑馬拉松,看到了如此多活力四射的人們,收獲不一樣的頓悟:人生就像一場馬拉松,掌聲雷動的起跑,歡呼雀躍的完賽,中間的每一個步伐,每一聲加油,每一張笑臉都顯得很蒼勁有力。然后,漸漸地,我發現我健身不單單為了瘦,還為了我的健康,原來健康才是我的價值觀。
最后,如何把這個片段的知識點到實際工作生活中?(A2: Appropriation)
在看《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時,老師提出了18個價值觀,讓其挑選8個自己覺得重要的,然后再去掉3個,最后再去掉2個,留下3個最重要的,我就剩下了健康(心理和身體),智慧(對生命的成熟洞見),成熟的愛(精神與身體的親密無間)。由此可看出,除了身體健康外,我對心理健康也格外重視。于是我會加入心理社群,汲取來自不同人經歷的故事和觀點,也會看心理方面的書,來分析自身存在的心理問題。其次,智慧對我來說也很重要,所以我用讀書來拓展自己的思維。此外,成熟的愛也是我非常重視的,在《少有人走的路》書中提到,愛能幫助我們拓展自我界限,促進自我和他人的心智成熟。換句話說,愛就是我們真正連接世界的途徑,我們不再只有自我,還會心系他人。在這些價值觀的背后,我開始了解到自己的原則一一做好自己,影響他人。做好自己,我需要自律;影響他人,我需要自信。自律與自信是我實現健康、智慧、愛的途徑。因此,我需要找到自己愿意自律、可以自信的事情去做,比如讀書,比如寫作,比如健身。
弄清楚價值觀,弄清楚價值觀背后的目標,剩下的就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刻意練習,使其變成自身的能力,然后向心中堅定的價值觀的方向靠近。
我是金娜,希望今天的文章對你有所啟發。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