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在上一篇文章下面寫了這樣一句話,“至少在這個時代,知識真的超級廉價。”然后,就有一個叫做trans的網友寫下了這么一條留言。
知識是廉價的,最怕是把別人錯誤的知識當知識。
正好,我這兩天在陳一發很久之前的微博上看到她轉發了老舍的《抱孫》,覺得這可能就應了這位網友所說的最怕東西。
老舍的這篇文章不長,百度百科里就能找到原文。文中的人物說起來也是半個世紀之前的人了,但其的劇情就像是穿越了一樣,在現在的新聞里報道中仍然比比皆是。
二、
故事大體是這么講的。
有個老太太盼孫子。她覺得如果不是抱孫子,娶媳婦干嘛?然而她第一個孫子,大概是一次正常的流產,沒了。第二個孫子,雖然正常生產下來,但只活了五天就死了。據描寫,當時是十一月的天氣,產房里放了四個火爐,窗戶連個針尖大小的窟窿也沒有,小孩蓋著四床被,五條毛毯……老太太用血的教訓告訴了我們,剛生下來的小孩,還是不要直接放到桑拿房里生活更穩妥。
兩個孫子都死了,老太太有點懵。所以當媳婦懷上第三胎的時候,老太太又是禱告燒香,又是雞絲掛面肘子湯一個勁兒地給兒媳喂。終于盼到了生產的日子,可是,兒媳生不出來。生不出來咋辦?按照老太太的道理,偏方,丸藥,香灰,尼姑庵的催生咒,肯定有用!但結果是,兒媳疼得直翻白眼。老太太一看是這個勢頭,下定了決心,保小不保大,媳婦死了可以再娶,但是孫子只有一個,于是盤算著趁兒媳翻白眼的時候一狠心把孩子拉出來。
親家母不樂意了,說別念催生咒了,趕緊上醫院吧。但是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人家老太太不樂意,親家只能干瞪眼。就在這個時候,接生婆見勢不妙開溜了。
這下沒辦法了,只能去醫院。老太太特別不情愿,因為聽說去醫院生產的都是掏的。這個掏,以我的理解可能就是刨婦產,可能在老太太的世界里,刨婦產出來的小孩不好,所以老太太就一直很有情緒。到了醫院要掛號,老太太更不樂意了,覺得醫院把她孫子當成封信了。但醫院管你樂意不樂意,老太太只能咽下這口氣,她覺得這都是因為自己是個寡婦才受了人家的欺負。見了醫生,老太太一看是個男的,又不樂意了,嫌棄自己兒媳婦讓別的男人動手動腳了,就要開吵。醫生見勢直接開腔,想走那你走唄。老太太被噎了,就覺得我今天要不是為了孫子,非得打你大夫幾個大耳光。
醫生檢查過后,批評老太太說這個情況是因為媳婦吃太好了,嬰兒太肥大,所以才生不下來。老太太受不了這個委屈,就想找人撒氣,可是沒人搭理她,只好先憋著。醫院做檢查不讓家人在旁邊待著,老太太和親家母被關在了門外。老太太這次可算逮住了機會,跟親家母大吵一架。這時醫生出來了,說要做手術需要親屬簽字,老太太著急了,說把孫子掏出來是不行的,孫子必須是正常生產出來的才好。醫生可能是翻了個白眼,親家母著急了,說我簽字行不?老太太繼續不樂意,“我的兒媳婦!你算個球!”大夫問她“那你不要孫子了?”老太太又懵了,突然產生了幻覺,眼前出現了一堆鬼影,全部對她說“我們要個接續香煙的,掏出來的也行!”老太太經了這么一出,才算是同意了。
孩子終于生下來了,是個大胖小子。老太太開心了,安慰自己“掏出來的胖寶貝總比順產下來的瘦猴強!”但這時候問題又出現了,媳婦需要住院一個月。老太太說三天的酒席咋辦?醫生反問她說人命要緊還是酒席要緊?老太太自認為酒席要緊,覺得醫院都是騙人住院的,就跟大夫說,“我給你錢,你讓我們走行不行!”
……
大夫說,你看你兒媳婦走得了么……只見兒媳婦靠著床頭躺著,面色慘白。親家母見狀哭得一塌糊涂,但老太太只想撒氣,質問大夫怎么不讓她平躺!?大夫說縫線會崩。老太太說那你用膠水??!你們醫院的沒一個好東西!醫生表示真不能出院,但老太太執意要抱孫子回家好辦酒席。醫生拗不過老太太,就讓老太太抱著孫子先走了。
老太太一路上緊緊地抱著孫子,但她可能因為激動著了涼,不住的噴嚏全部都打在了孫子的臉上。第二天,孫子就發燒了,到了夜里,孫子就死了。
老太太大哭一場,說掏出來的孩子根本就活不了!醫院就是壞!于是約了親家母上醫院鬧,把兒媳婦也接了回來。再后來,兒媳婦肚子的線裂了,貼“產后回春膏”沒用,最后也死了。
老太太下定決心,這條老命不要了,必須要給孫子和媳婦報仇,把醫院告到了法庭上,故事就沒有后文了。
三、
我轉發了這條微博,說這樣的故事即使放到今天,你給一些老一輩的講,他們可能還會覺得是這個老太太命苦,燒香燒少了。你看老舍都說了,醫院果然是騙人的。
我想trans網友所說的“把錯誤的知識當知識”,大概就是這么個生活模式吧,已經很極端了。
是很可怕,沒錯,沒有知識的結果就是這樣。但是,我還有話想說。
知識這種東西,實際上是人類為了理解世界,對其進行的一種虛構的描述,而這個描述到底對不對,正確不正確,講道理,是沒人知道的。伽利略時代的天文學家,在他們看來,哥白尼所說的太陽是宇宙的中心才是正確,這已經很違背當時的常識了,是一個很先進的認識??墒聦嵞??太陽只不過是銀河系中一個很普通的恒星罷了。哥白尼們,伽利略們,也都是錯的。那同樣的道理,我們現在認為正確的知識,真的就是正確的么?我們所提倡的自由平等,我們現在相信的科學結論,真的就是對的么?沒人敢這么說吧。
試想這樣一個場景,現在出現了一個超智能的AI,它給你的建議是拋下現在所有你賴以生存的工作,然后去學習一個你壓根沒有聽說過的學科,它說這樣可以讓你剛剛好在某個時間點轉向人生巔峰。那么,你信這個AI么?或許你會信,那我告訴你,你最后的結局悲慘而死,只有那些不相信AI的人最終才能活下來,因為人才是最牛逼的,你會怎么想?你現在說你不信了,那好,我耍個賴皮,我說最后的結局是相信AI的人最終走向人生巔峰,把那些不相信AI的人全都擠兌死了,你會怎么想?
估計你會翻我一個白眼說我無聊吧,但我說,這才是生活本來的模樣。實際上你根本沒辦法知道未來會發生什么,你根本沒辦法知道你現在的知識到底是對的還是錯的,你根本沒辦法知道你的選擇會造成怎樣的結果。你現在擁有的知識,不過是能支撐你當下生存的知識而已,而這個知識,不一定就是對的。如果你一直堅信你所謂的正確的知識,那實際上你跟老舍文中的老太太沒有任何區別,都是對過去認知的固執。只不過這個老太太的故事發生在過去,而你的故事發生在未來罷了。
所以最可怕的不是把錯誤的知識當知識。至少,固執地認為自己過去的知識就是對的,從此就不去了解新的知識了,這個情況要更為可怕。
于是有人說了,既然現在的知識也可能是錯誤的,那我壓根就不了解算了,反正都是錯的。有這個想法的人,那就是拒絕一切知識了。而這在我看來比那些固執地認為自己過去的知識就是對的的人更為可怕。老舍文中的老太太,至少還知道女人生產需要找個接生婆,如果她連這個知識都沒有,可能就沒有到醫院那一段情節了。
所以,比起前文所說的更為可怕的是,你壓根就沒有知識,還不想著進步。
四、
現在,網絡上的知識已經多到不值錢的地步了,翻開朋友圈,隨便拉幾下就能看到無數篇文章。心靈雞湯的,散布謠言的,矯情傷感的,到處都是。說實話,有些東西看過真的是沒什么用,跟我寫得東西差不多,經不起推敲。貓從六樓摔下去是會死的,作者一看就沒養過貓。天天用假心理學分析人的感情,作者一看就沒談過戀愛,我隨便一兩句話就可以把這個作者反駁得體無完膚。
可一個人能寫出一些東西,就是他真的是有這樣的認識。把這樣的認識分享出來,就是在交流自己的心得。如果你高明,兩句話就看出了作者的意圖,那你確實可以選擇跳過。至少我就是這樣,我那些年長的親戚轉發的推文,基本15秒掃一眼就知道說啥了,所以直接選擇跳過。
但是講道理,那也是知識,作為不傲慢的我們,堅決不能拒絕知識。
我們都知道三人成虎的故事,說的人多了,自然就成真的了。所以,不同的作者的觀點看得多了,我們也不可避免地會受到三人成虎的影響。
前兩天看到過一句話,“人總是高估兩年后的結果,而低估十年后的結果。”對于學習也是一樣。十年前,我可能還在迷戀那些打雞血的視頻,那兩年,我除了熱血什么都沒有。八年前,我可能發現陰謀論的文章很有意思,那兩年,我看到一個1000粉絲的小女生調戲了一下肯德基,都覺得她是在給肯德基在打廣告。六年前,我可能聽說了拜神可以交好運,那兩年,我給上帝上過香。四年前,我從佛教的一些無神論的觀點中看到了哲學,那兩年,我被我從哪兒來,我到哪去,我是誰這三個問題折磨得睡不著覺,從而對儒墨道法產生了興趣。兩年前,我可能從哲學中看到了很多心理學方面的原理,那兩年,我了解到了很多科學結論。今年,我相信人可以從學習中獲得很多東西,這兩年,我會努力讓自己變成一個更有趣的人。
而現在的我,回看十年前的我,才發現那些看似錯誤的知識,竟然已經把我推到了這么遠的位置。讓我變成現在這個樣子的,不是我沒學到的知識都是正確的,而是我不拒絕知識。
最怕是把別人錯誤的知識當知識?我想說的是,永遠都要告訴自己,就算學到了錯誤的知識,也要比沒有知識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