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件生活中的小事。
4月13日,是我女兒剛剛新冠轉陰恢復正常活動的第二天,她再次出現了嗓子疼,發燒的癥狀。同一天早上我剛剛開車要出門的時候,車子響起了安全提醒,儀表盤上顯示出了大大的紅字,方向盤完全打不動,發動機的警示燈也亮起來了。孩子和車子是兩個我生活中最不想出現問題的地方。所以那一刻一股緊張,厭煩,感覺倒霉,崩潰的情緒油然而生。
我當時坐在車子上靜靜地呆著,感覺著自己的這種情緒,感到胸口很堵,頭有些疼,嘴很干,心跳略微有點快,做了幾個深呼吸,我知道車壞了,女兒又生病了。這些都不是刻意的,是一種自然的意識反應。
沒有再想其他,先帶女兒慢慢地把車開到了修車廠,留在那里做檢修,又和老板申請了居家辦公,再和女兒一起開了代步車回家,到家以后給女兒量體溫,物理降溫,督促她喝水,讓她休息,等她睡著了,同時坐下來開始處理自己的工作。
一個小時以后收到了修車廠的報告,被告知第二天可以取車,當天我就在家工作同時照顧女兒,幸運的是當天晚上我女兒的燒也退了。
后來我無意中回顧了那天的事情,發現我自己的反應和處理比以前有了很大的進步。這感覺應該可以歸功于近幾個月我在學習人生教練課程的時候接觸到的正面自我對話以及正念冥想有關。以前在類似的情況下我通常會很容易把自己陷入負面的情緒中,一整天都會抱怨,無論做什么事情都會受到影響,甚至完全擺爛。
而這一次,在事情發生的時候,雖然我依然有沮喪,無奈,失望的負面情緒,但是我的處理方式是去感受它,一個可以從自己身體抽離的角色去觀察它,同時沒有去糾結“為什么這么倒霉”,也沒有擔心后面怎么辦,只是在那一刻,做了我能做的事情:修車,請假,照顧孩子。而后面發現問題都解決了,狀況也都好了起來。這應該就是正念當下的力量吧。
而也恰恰是這件小事,讓我體會到了知行合一。
知:
最近讀了卡巴金的正念系列:《穿越抑郁的正念之道》和《正念:此刻是一枝花》以及埃克哈特的《當下的力量》,它們都屬于自我探索,培養正念(mindfulness)的書籍。核心理念都傳達了接納現狀,關注自我的感知和情緒,聚焦于當下。這幾本書帶給我的啟發:
- 我們會很容易被大腦和思維控制,成為它們的奴隸,主要的表現就是沒有辦法關注到當下在做的事情,而是或者聚焦于過去帶來的痛苦,或者糾結于未來的焦慮。
- 正念冥想是練習關注當下的方法。冥想沒有好、不好或者失敗的定義,即使冥想中有無數次的走神。恰恰是我們自身意識到走神的行為就是在關注當下,所以不應該因為幾次的走神就斷定自己不適合冥想或者不會冥想而放棄。這就是冥想導師常說的,拉回來就好。
- 關注到當下一個重要的方法就是接納當下,尤其是當下自己的情緒,不要告訴自己“不能生氣”,“不能哭”,“不能不高興”,練習接受自己的情緒,感知觀察它們。
行:
除了讀書,我發現生活中處處都是實踐修行的機會:路上堵車,應對不喜歡的工作,孩子的反抗。每次的刻意練習都讓我在應對生活困難的時候有了很大的改變,逐漸在減少生活中的沮喪和焦慮。當然,也希望這些方法在我以后的人生教練踐行中幫助到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