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兒,你在哪里”?
午覺竟然被自己這樣嚇醒,神情恍惚的在臥室找孩子。這一刻的自己,簡直不敢想象。
幾秒鐘過后,品著自己泡的蜂蜜茶,百思不得其解最近怎么被自己嚇醒?
和幾個朋友溝通后,總結出:“有所思,有所夢”。
自從當了媽媽,把詩和遠方當作夢想,把生活和賺錢當作務實。
無論走到哪里,天涯or海角,孩子總是那個牽掛的人。
一直以來,我是個喜歡自由的人,不喜歡被束縛,不喜歡爾虞我詐的人和事,喜歡清凈的日子,偶爾和幾個蜜友聚聚,聊聊工作和家常。
如今,見蜜友的日程為難的一見,也沒有不喜歡的人和事,陪伴孩子的時光總是在身旁悄悄的流走。
我總以為我還年輕,在孩子今年滿一周歲時,才打心底覺得自己老了一歲。這一年,寶兒從咿咿呀呀到現在的蹣跚學步,喊“爸爸”,“媽媽”,到現在的更多詞匯,每天都在變化成長中。
當了媽媽,性子亦慢慢的被磨平。有一次因為些許瑣事,發了脾氣。給先生打電話時聲音大了些,我以為孩子不懂,那么小,怎么會懂喜怒哀樂?
原來我錯了,當我聲音分貝變大時,他轉過頭看了我一眼,眼淚嘩啦啦的掉下來,還伴隨著哇哇哇的哭聲。那一刻,我抱著他在懷里,輕輕安撫他不要哭,媽媽以后再也不吼人了。
那一刻的自責和懊悔記憶猶深,從那時起,我知道了他是一個會看人表情的小孩,他懂的,他懂我們大人的喜怒哀樂。
從此,即使他有情緒,也會好好和他溝通,爭取做個心平氣和溝通的媽媽。
這一年陪伴孩子的時光里,不斷的堅持學習。但是沒有那么狂熱的堅持自己的興趣,繼續學習英語。每天看著孩子不斷的冒出一些簡單詞匯時,自己一直在思考要不要教些簡單英文詞匯。
先生說:“教好中文就差不多了,現在還小”。
其實我也不敢想象自己的英文水平在以后的日子里能否跟上孩子的學習成長速度。
有一天,Armstrong告訴我,我可以對孩子說簡單的英文,即使他聽不懂,也可以讓他感受這樣的氛圍。
一天,孩子在學步車里邊兒跑,我對他說:“come~here”,并做了一個讓他過來的手勢,那小眼神似懂非懂,最終向我跑來。我感覺到Armstrong的話還是有些道理的,這更堅定了我不斷學習英文的意念。
未來的路還長,我就盡管努力吧,做好自己,陪伴我的孩子,其他的交給天意!
“寶兒,你在哪里”?今晚估計不會做這樣的夢了,因你就在我身旁!
媽媽給你道聲,“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