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 ? 問滔滔江水,千載輪回,幾許紅顏魂斷?
? ? ?望巍巍群山,萬般更迭,多少少年長存!
? ? ? ?我為女子亦為少年。
每有所感興懷,提筆而錄,落筆總喜題少年,眾人惑,余笑而不語。一友人委婉勸曰:“少年,年少之青年也。汝既知,因何落筆少年?"余笑而對曰:"然也,余為女子,非也,余亦為少年。”友人搖首而去。余亦無悲無喜,仍題少年。
孰人曰女子為女子,不可為少年。 子不聞木蘭者乎,紅顏落妝,馳騁疆場,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臨風之姿,泠然若暗夜星辰,璀璨至極,此等英姿,孰謂木蘭非少年?
少年者,靜如山間之青松,芝蘭玉樹,臨風而立,飲酒賦詩,只為盡興,無關名利之場,亦非風月之情,無憂無喜,胸懷眾生。動若深海之潛蛟,隱而不發,發則天地為之動,萬物側目。浩浩乎如御風而行,不知所歸何處,立于云上,睥睨天下,無人可敵。
以是,少年為少年,即在常心,無關男女,男子可征戰四方,沙場點兵;孰謂女子不可?男子志在廟堂,胸懷蒼生,造福百姓,孰謂女子不可?
誠然,世人皆稱江南之女,溫柔多情,顧盼生姿;恰若江南之水,婉轉朦朧;又如帶露梔子,純白素凈;然余雖為女子,不慕江南,唯愛塞北,寧馳騁于黃沙之漫漫,觀天地之蒼蒼。毅然獨立,正如塞北之狂風,孤獨且豪邁。又似傲雪之寒梅,清高若仙。
江南雖美,然余志不在此;塞北雖荒,余心之所至,處處春光。子有江南,余懷塞北。
故余為女子,亦為少年,不訴閨怨訴國愁,不愛霓裳愛戎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