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種留級觀察寫作業的感覺~
題目1
1、我們都知道,有的人年收入10萬,有的人年收入100萬,有的人年收入10億,而這些人每個人,都是一年365天,沒有人的工作時間是別人的10倍,甚至上萬倍。而為什么,我們的財富差距是上萬倍的呢?請你說一說自己的觀察和思考,是哪些原因造成了人和人之間巨大的財富差距?
回答一
原因是大部分人都不懂錢的科學是什么,也沒賺過錢只拿過工資。
觀察:
「為什么財富的分配問題引起這么多爭論?部分原因是反對聲最大的人當中,很多人都少有創造財富的經驗:大學生、繼承人、教授、政客、新聞記者。
大學生往往依靠父母的資助,還沒有想過父母的錢是從哪里來的;繼承人靠著他人遺產過活;教授與政客距離創造財富最遠,不管是否努力工作,得到的報酬都差不多,新聞記者部分由于他們的專業守則,必須與本行業產生收入的那部分——廣告銷售部——保持隔離。
思考1
我想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歡創新和科技進步,因為科技快速進步其實是違背大部分人的天性的。
1 科技進步越快保持競爭力需要投入的精力就越大,越需要終生學習。而人的天性往往喜歡安逸,討厭變化。
2 科技進步越快人與人技能差距越大,社會越不平等,而大多數人討厭不平等。
3 科技賦予人類自由越多,
思考2
以前對于賺錢的認識,就是要模式好,有需求,毛利高就值得做,但成長環境也決定了我對錢這個事不大在乎,性格上也決定了做不了那種不折手段求財的人。欸,問題就來了,我以前賺錢的結果怎樣?不成體系,也不會形成一個cycle,我不做就沒錢了。那時心態就一心想證明,我是有能力自食其力的,僅此而已。
錢只是生命格局的一個部分,你需要有一個錢之外的東西,那究竟是什么?現實中,我們的生命格局往往容易圍著錢轉,因為人在自己的欲望前都很卑微。
思考3
把自己的個體放到宏觀的世界去觀察,所在的世界經濟財富分配等情況。 最近買了《21世紀資本論》在啃(只是挑部分來看而已),這書主要是對自18世紀工業革命至今的財富分配數據進行分析,認為不加制約的資本主義導致了財富不平等的加劇,自由市場經濟并不能完全解決財富分配不平等的問題。皮克迪建議通過民主制度制約資本主義,這樣才能有效降低財富不平等現象。 作者的核心觀點是通過數據發現收入不平等正在拉大,其原因是資本報酬率(r)超過經濟增長率(g)。(還沒消化完)
思考4
(我泄漏天機了)還是把錢的科學理論弄懂然后以創造者的視角行動起來。
商業的本質:所有都離不開買賣,只有被衡量的東西才能被管理的。 錢是指標。 3p 理論是讓我們正確理解錢的科學的理論。
P1是我們自己,P2是我們創造財富的工具,P3是我們的財富
題目2
2、簡單描述一下你現在所在的公司(學生黨請選擇一家你意向加入的公司和職位),說明你所在的公司商業模式是什么,通過賣什么東西,給誰,從而獲得利潤。其中,你所在的這家公司,核心競爭力和優勢是什么?
回答二
1,主營:現是外包團隊的高級打雜的。一個遠程工作團隊,從事 Web 和 App 設計開發;以外包為主,同時在開發一些工具。
團隊的小伙伴除了我之外都是開發的,都是中大畢業。我們現在沒有做出如雷貫耳的產品,也沒有悶聲的賺大錢。
商業模式:賣服務給傳統企業(在做互聯網+的)或初創企業。
核心競爭力:真誠的態度,與客戶一起共同成長和發展的態度。(在國內這個魚龍混雜的市場里面稍微贏得了一點口碑) 我們的技術能力和設計能力只能說是中等偏下的。因為都是特年輕的小伙伴,他們每個都可以說是自學成全棧的工程獅,我是半路出家學的設計,功力不深厚但還是能應付大部分的簡潔大氣的設計。
2, 新啟動:針對學齡兒童的創客教育 年前是打算做一個傳統企業家的橋試驗了兩次發現不喜歡和傳統企業家交流果斷放棄了。然后慢慢的演變成做一個學齡兒童的橋。?
商業模式:賣導師服務給學齡兒童?
核心競爭力:暫時是有雙方資源的優勢和時間的優勢?
劣勢:好想說劣勢。。 a,教材不是自有的,b,我沒有家長們喜歡的學霸背景
題目3
回到你自己,請你描述一下自己在過去的1個月中,在工作崗位中,有意識的創造價值的經驗,至少3條。舉例來說:
回答3
a)找到客戶,維持公司的現金流?
b)提高了與客戶溝通工作的效率,節省雙方的時間成本和溝通成本
c)在拓展新渠道,不局限于最終客戶的項目,為公司降低風險
題目4
寫下關于財富,你最想問我的一個問題。只準寫一個哦。
回答4
沒有財富的積累,新項目的啟動是很容易失敗的,要維持那邊帶來收入的工作,但同時又不能全身心的投入開展的新項目之中。?
想到的方法有
1,找投資,但這個無疑是延遲賺錢的能力,同時也覺得自己還沒證明有這個能力(教育培訓的現金流是很容易起來的)?
2,相當于兼職做,慢慢來。?
3,趕緊市場分析一下開發什么工具,然后賣了 換取部分時間的財務自由?
哈哈哈哈哈哈,所以問題是在沒有財務自由的時候如何開展新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