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能源理事會發布全球能源問題監測報告:
揭示能源新現狀
【中電共享】世界能源理事會第八版《全球能源問題監測》(以下簡稱《監測》)表明,能源轉型給全球能源大國帶來了真實而深遠的影響。世界能源理事會秘書長克里斯托夫·弗雷在概述《監測》結果時說:“(調查的)主要結論是行業震蕩嚴重打擊了能源大國。《監測》不僅測算出過去幾年內這種打擊的力度逐年加大,還證明由此帶來的全新商業模式已經成熟,能源行業的‘跨躍式發展’已成現實。”為了證明這一點,弗雷以農村電氣化為例說明:成千上萬的農村家庭通過使用光伏發電和電池儲能系統,繞開了接入傳統發輸電基礎設施的必要,正如世界上很多地區的人們跨越固定電話基礎設施而直接用上了手機。他指出,這種突破性趨勢和技術正在改變公共事業公司的角色。“《監測》表明,分散化、數字化、儲能和市場設計這些五年前無人問津的課題如今已經穩步發展成全球重要議程。”由于要應對這些新常態,今年報告發布的報告主題即為:《全球能源問題監測:揭示能源新現狀》。
揭示能源新現狀
隨著能源轉型迅速成為常態,全球能源領袖的關注點越來越多地由擔心短期風險轉向威脅現有經濟和商業模式的長期趨勢。政府和企業在認真評估世界走向低碳化帶來的影響和機遇后,把對能源轉型的速度和廣度起決定性作用的一系列問題提升為全球能源議程的首要事項,其中包括區域整合、氣候框架、電能存儲、可再生能源、能源效率、電力價格和經濟增長等。
商品價格問題再次凸顯
一個兼具高度不確定性和較大影響力的最關鍵問題就是商品價格。在近期歷史上,這個問題也一直是全球最重要的課題。從表面上看,這是掌控資源的政府、國際油氣開發商和所有消費者短期內最為關注的一個重要問題;在能源轉型的大背景下分析,商品價格也正在日益成為長期關注點。最新的世界能源情景預測認為,隨著跨國和國家石油公司受需求預期下降的影響而減少投資,能源需求增長達到峰值會導致越來越頻繁的價格波動。國際能源署(IEA)已經發出警告:隨著需求增長日益接近預期峰值,加上必要的投資難以和現有原油產量的自然遞減實現同步,這種價格波動不可避免。
商品價格波動在所有地區都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其中,發展中國家的資源持有者和消費者對此最為關注。嚴重依賴能源進口的亞洲和非洲地區能源大國認為,就不確定性的嚴重程度而言,價格波動問題是最值得關注的。同樣地,依賴石油出口的中東和北非國家也將價格波動視為破壞長期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沙特阿拉伯早已開始著手制定名為《愿景2030》的國家轉型計劃,目的是利用當前的石油收入為未來超越石油的投資提供資金支持。但石油價格的波動則削弱了這個計劃,這也有助于我們理解現在沙特致力于保持石油價格穩定。北美洲對此也非常關注,因為他們也是主要的能源生產和消費國。在這里,煤炭價格的緩慢下降對商品價格造成了一定影響,但更重要的是,致密油氣和頁巖油氣產業的未來才是讓能源領袖夜不能寐的根本原因。目前,美國和加拿大都有大量資金投入這個產業,因而會為價格問題所困。
對氣候問題的關注度降低
全球氣候框架依然是關鍵的不確定問題之一,但是各國領袖們一致認為,相對于商品價格而言,氣候問題的不確定性和影響力都要低。當然,初看之下這非常令人意外:畢竟能源低碳化運動才是能源轉型背后的最主要推手。然而,隨著2015年12月巴黎聯合國氣候大會上新協議的簽署,主要能源國家都明確意識到全球的低碳化進程沒有回頭路可走,并且這條路再也不是僅僅依附于一紙全球氣候協議而存在。
技術是全球能源未來的關鍵所在
能源領袖們顯然認為各種形式的技術是未來實現低碳能源的關鍵。尤其值得注意,儲能技術和可再生能源技術的發展是可能決定能源轉型的速度和廣度的最主要因素。全球可再生能源,特別是風能和太陽能的快速部署,意味著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能源結構中的地位有著相當程度的確定性。然而,隨著可再生能源越來越多地替代石油和煤炭等碳氫化合物作為發電資源,其影響力也在與日俱增。另一方面,隨著電動汽車日漸成為汽油和柴油動力車輛的可行性替代選擇,儲能技術(主要是電池技術)的發展預計或將徹底改變交通領域的格局。其他能夠進一步抑制能源需求增長的因素,如提高能源效率和取消能源補貼等,仍然是全球能源領袖們的重要議題。雖然能源效率的收益增速趨于緩慢,且難以進行改造,但是業界對其在未來能源世界中產生重要影響還是越來越確定。另外,盡管取消能源補貼的不確定性更大,但事實上全球各國都在趁當前能源價格相對較低之機削減能源補貼,使消費者不僅習慣于支付其真正的能源需求賬單,而且還為他們提供經濟信號進行適度消費。在這方面處于領先地位的是人均消費能源最多的國家,如海灣地區的阿聯酋和沙特阿拉伯,它們都已經減少或取消了運輸業燃料和電力行業的補貼。
全球經濟增長既拉動能源需求,同時直接受到能源價格波動的影響,因此仍是全球的重要議題。近來的經驗證明,石油價格下跌對消費國的經濟增長基本沒有推動作用,卻可以對油氣生產國實現財政收支平衡產生重大影響。反過來,社會福利和就業等有賴于持續性經濟增長,因此也與能源消費和生產息息相關。能源價格下降不會促進經濟增長,但經濟增長卻的確能夠顯著刺激能源需求。
傳統能源資源正在淡出視野……
隨著全球能源領袖們更專注于大局,對傳統一次能源資源的關注明顯減少。從全球范圍來看,煤炭、核能、水力發電都已不再被重視,并被列為影響力小、不確定性低的問題。包括WEC《全球能源情境》在內的絕大多數能源預測結果都表明,在未來數十年內,不但煤炭使用量會減少,核能和水力發電的發展也都會受到束縛:對于核能,民眾擔憂的是安全問題;對于水電,民眾則關注其對環境的不良影響。盡管從全球水平上看,對這些能源資源的關注度明顯減少,但局部地區卻又很大差異。煤炭仍然是亞洲國家最主要的能源資源,因此,這些地區的國家非常擔心這類資源的未來,尤其是印度、印度尼西亞和中國。同樣地,南非也是主要的煤炭生產和消費國,當地的能源領袖們對煤炭未來也充滿憂慮。
類似的地區和國家差異性在核電領域同樣有所體現。對核能未來缺乏關注的不僅是那些不使用核能的國家和地區,還包括一些核電大國。舉個或許令人驚訝的例子,韓國不但生產核電,還出口核能技術,但是韓國的能源領袖對核電未來就沒有太多擔憂;同樣,絕大多數歐洲國家未將核電列入關注范圍。但是另外一些使用核電的國家對這一問題的態度則截然相反,如英國、中國、北美、南非、日本和比利時等,要么是在糾結于是否應該繼續建設規劃新核電站,要么是在猶豫是否應該繼續關閉核電站。《監測》顯然告訴我們這樣一個信息:核電在很多核電國家都飽受爭議,但也不乏例外。
液化天然氣仍被密切關注
液化天然氣(LNG)的未來更加復雜。包括《世界能源情境》在內的絕大多數全球能源預測都認為,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天然氣的消耗量將保持平穩增長,絕大部分以LNG的形式供應,這一市場在2016年屢次波動。盡管歐洲、非洲和亞洲的能源領袖認為LNG不值得關注,但在一些LNG占據重要地位的國家,這卻是一個重大問題。新加坡希望成為領先的LNG區域性集散中心,投入巨資建設了儲存LNG的基礎設施,因此非常關注這個問題。新加坡的LNG業務模式取決于天然氣在亞洲的地位,得益于LNG現貨交易,而不是天然氣長期供應合同。在中東和北非地區,由于國內發電企業對進口LNG的依賴日益嚴重,他們也非常關注這個問題。卡塔爾是這個地區的主要天然氣出口國,開始限制天然氣向鄰國出口,促使科威特和阿聯酋開始進口LNG。
各地區對關鍵問題的認知差異巨大
如果可以用一句話概括《全球能源問題監測》,那就是不同地區對能源問題的看法大相徑庭。例如,在網絡威脅這個問題上,世界各國態度迥異:對非洲、拉丁美洲和所有非經合組織國家而言,該問題即使不確定性水平較高,也只是一個影響力很小的威脅,但其它國家則一致認為網絡威脅的不確定性很大,并且表現出不同程度的擔憂。局部來看,主要歐洲國家、中東和北非國家、北美以及亞洲國家都相信網絡威脅給業務持續發展會帶來一定程度的威脅;然而,英國、日本和新加坡則認為這是個重要問題,會給能源安全帶來巨大風險。
類似地,各國對于極端天氣風險的認識也有很大差異。在拉丁美洲,厄爾尼諾現象嚴重的年份,民眾對于極端天氣風險的擔憂格外明顯,其中哥倫比亞和厄瓜多爾尤其關注這個問題。盡管亞洲對此的重視程度不及拉丁美洲,但也把它視為重要風險。相反,其他地區的國家則并不認為極端天氣風險有多嚴重。在北美、非洲、歐洲、中東和北非國家,極端天氣事件的重要性幾乎可以忽略。
信息來源:電力國際信息參考
關于中電共享
中電共享是一家致力于服務全國電力行業資源共享的新型互聯網信息技術開發與服務的企業,公司本著提升行業核心競爭力和共同協作水平為目標,深耕電力行業,為實現各方互利共贏而努力。中電共享聯合業界相關組織、企業和有識之士共同打造的中國電力工程公共服務平臺,旨在將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開放共享理念以及快速反應能力與行業(社團組織和用戶)平臺規模優勢相結合,從而形成高效、便捷、綠色、共享的新型電力工程產業鏈生態服務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