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苦苦思考怎么憋出一個交互品設計方法證明自己?百度陸奇在內部演講中提及“有沒有其他人已經解決這個問題?你可以把你的時間放在更好的創新上。”也許,我們應該先用別人已經成型的交互設計方法論。
1.什么是交互設計方法論?
什么是交互設計方法論?A/B測試算不算?嚴格意義來說,不算,交互設計方法論應該具有普適性,而不是針對某個頁面方案;數據分析算不算?單純的數據分析不算,交互設計方法論不止是理性的,還有感性的;眼動測試呢?同樣不算,交互設計方法論是全面的解決方案,而不是局部的。所以,交互設計方法論,它應該具備普適性,可以是理性或者感性的全面的交互設計解決方案。
2.最萬金油的交互設計方法論-5W2H
說到交互設計方法論,不得不提的一種萬金油方法——5W2H分析法,又叫七何分析法,是二戰中美國陸軍兵器修理部首創。它被廣泛應用在企業管理和技術開發當中去,交互設計也不例外。
這個方法論編寫源于和朋友的交流,他說公司領導考察,經常要問5W2H,并且要求所有項目組成員都能回答得上來,這個很有意思,對手上的項目不斷的反思,并且真正應用到項目當中去。
5W2H由7個英文單詞首字母組成,分別是:What、Why、Who、When、Where、How to do、How much,用7連問發散思維,思考問題,并從中得到啟發,最后得到答案。
具體的應用方式比較靈活,拿日常交互設計流程來說,應用如下:
(1)分析階段
Why:為什么要做這個功能,拿到功能需求時,首先應該對功能需求產生質疑,是否有做下去的價值?
(2)設計階段
解決了Why的問題之后,可以進行初步的交互設計工作,在設計的過程中,應該對4W不斷的反問和回答,力求得到答案。
What:具體要做哪些功能點?一共有多少個功能點要做?
When:什么時候上線?這些功能是否能如期交付?是否需要分批上線或者砍掉不合理的功能?
Where:這些功能點放在哪個模塊下面實施?對現在的模塊造成的影響?
Who:誰來使用或者維護這些功能?他們之間是否有權限控制?
(3)評審階段
How to do:整個方案是如何實施的?麻煩跟開發GG講一遍
How much:開發的成本有多高?是否需要砍掉不合理的需求?如果整個花費太大,就回到了Why的問題上,如此重復循環。
3.場景化設計方法-5W2H
這個方法論也可以應用到場景化設計當中去,分為三個步驟:
(1)列舉場景
Who:場景中有哪些人物角色?
When:場景發生的時間?
Where:場景發生的地點?
What:場景具體發生的事情?
例如,小明(who)下班時(when)在樓下(where)打不到車(what)。
(2)挖掘機會
How to do:如何解決場景出現的問題?
How much:解決問題的成本如何?機會何在?
還是小明,針對上述場景問題解決的方案可以有:
①繼續攔截出租車(how to do),但是有下班高峰打不到車的風險,而浪費了時間成本(how much)
②使用APP叫車(how to do),由于多人同時叫車,需要額外的打車成本(how much)
③找自行車騎回家(how to do),需要下載多一個APP而耗費流量(how much)
④更多方案.........
(3)反思驗證
Why:為什么要使用這樣的方案?
依舊是小明,為什么要選這個方案(why)?什么時候應該選擇APP叫車方案?如果是急事呢?三個方案并存是否可以?
更多交互設計方法《交互設計方法論-雙鉆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