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的變革始終是伴隨著硬件設備的更新升級而變化,無論是商業模式還是行業趨勢,以前的互聯網只能是小論壇、博客,訪問速度慢,而后PC開始升級,帶寬容量變大、存儲設備越來越便捷,網絡虛擬世界開始從小打小鬧到現在的隨處可見。
單單是以筆記本電腦來說,在7/8年前只不過是320G的存儲容量,到現在已經1T、2T,從機械硬盤到固態硬盤,這只是我們能夠看得到的最直接的變化,諸如其他的屏幕、鍵盤、風扇處理技術、內存以及系統都在升級換代。
而在PC時代最強大的就屬聯想了,做到全球第一,根據市場研究機構TrendForce發布報告稱,2016年上半年國際筆記本電腦銷量下降4%,跌至7418萬臺。但是,具體到品牌上,聯想目前依然是筆記本市場的頭名,占據了21.8%的市場份額,上半年聯想共計出貨量達1615萬臺,同比增長4.1%。
那么,為什么聯想如此執著于PC行業?未來的聯想還能如何發展?
就好比一個泥瓦匠,你讓他去搬磚,他就會覺得這是一個小兒科,還是做我的泥瓦匠好。聯想本來是做PC的,去做手機本來就是手到拈來的,可是受限于“泥瓦匠”式的思維,做手機就會眼高手低,前期與運營商合作而放棄了互聯網思維產品模式,等到緩過神來已經很難追趕得上了。
這個時候,聯想精簡移動手機業務,只做精品。而PC業務依然是老本行,即便PC市場萎縮,聯想依然不能輕易放棄。這是固式思維,也是不可避免的商業邏輯。
從聯想的表現來看,似乎還可以,可是增長速度卻已經明顯放緩,經歷了智能手機市場的紅海爭奪戰之后聯想已經不再是之前的聯想。
然而,從12年開始到如今,PC市場已經經歷了5年的下跌,如今業內廠商們都在積極進軍高端市場,一個是利潤高,一個是用戶消費水平已經逐漸追平了高端市場,走商務路線并不是以銷量為主,而是以高利潤為主。
一部手機的成本有多高?蘋果、三星的成本在20%到25%左右。那么,一臺PC呢?
從聯想的角度來講,PC業務是其最基本的,做手機只是在PC業務之外的一次試水,成敗對于本身并沒有太大的影響,只不過做好了會幫助聯想更上一個臺階。
所以,聯想早年做自己的品牌,后來又分離出神奇工場,收購MOTO,如今砍掉了聯想自有品牌,神奇工場回歸推出ZUK,MOTO則以高端路線為主。
然而,這一次的試水聯想并沒有得到預料的效果,雖然兩大品牌得以保存,但是并沒有將其作用最大化發揮出來。而聯想曾經的雄心也已不再,只能按照現有狀態來進行穩步推進,不能冒進,也不能止步不前。
那么,將PC端加強就是聯想接下來必須要做的事情,16年推出的聯想小新就是一款互聯網品牌,針對于戴爾、惠普以及小米、文本致遠、華為而做,很明顯,他的表現要比在手機端的ZUK和MOTO更好點。
不過,這才只是開始,聯想未來的路如何走?必然不能放棄移動智能手機,而PC也是重中之重,只不過聯想卻不是曾經的聯想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