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提倡全民創業,大家都知道創業之路是艱難曲折的,那么我們在這個時候就需要知道孵化器的重要性了。
首先一聽孵化器大家可能會想這是什么東西?是孵小雞的機器嗎?這也不能完全說不是,接下來給大家普及一下孵化器以及他的發展現狀,還有值得借鑒的地方。
1.什么是孵化器?
此術語常用于家禽養殖業,孵化器是專為剛出生的小雞準備的,原意是指人工孵化禽蛋的設備,引申至經濟領域,就是在企業創辦初期或者企業遇到瓶頸時,提供資金、管理、資源、策劃等支持,從而幫助企業做大或轉型。孵化器是科技創業者的大舞臺,不但有著苗圃般的溫暖陽光,有著沃土的營養肥料,更有著專業的服務團隊和全社會支持支撐的創新服務體系。
了解了什么是孵化器是不是還是有點懵,沒關系讓我來幫你們理一理,簡而言之,孵化器就是幫助我們創業成功的一種技術,全方位無死角。企業為了自身發展,應付日趨激烈的競爭,計劃和協調企業的發展目標、策略。企業孵化器是具有特殊用途的設施,專門為經過挑選的知識型創業企業提供培育服務,直到這些企業能夠不用或很少借用其它幫助將他們的產品或服務成功地打入市場。企業孵化器在中國也稱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它通過整合技術資源,建立科學資源,產研優勢結合,轉化科研成果,培育創新企業等方式,進而降低創業者的創業風險和創業成本,提高創業成功率,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培養成功的企業和企業家。
2.中國30年內企業孵化器發展現狀
在中國孵化器至今已有20多年的歷史,1987年中國第一家孵化器武漢東湖創業中心創立。然而世界第一家孵化器“貝特維亞工業中心”1959年在美國誕生,形成一個鮮明的對比。我國企業孵化器經歷了二十幾年的發展,已經進入穩定發展期。
圖① 創業者們從武漢東創中心的孵化器博物館外走過。
圖② 孵化器博物館中展示的電話人工交換機、打字機、復印機等早期孵化器辦公設備。
圖③ 在武漢東創中心的大學生創業基地里,創業者們正在忙碌。
孵化器就應該與時俱進,變是主旋律,不變的是要盯住企業的需求。”武漢東湖新技術創業中心主任龔偉說,“如果小富即安,我們靠做房東也能過上安逸日子,但那樣慢慢就會失去孵化器的意義。”
在那時候我國就有了如此見解,1987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38周年,人口達到50億,計劃和市場都發展生產力,我們創造出第一個孵化器,與時俱進,是一個重要的輸出。他們經歷了重重困難才建立了這個公司,也是不容易。還在現在很成功。
1988年,經國務院批準,“火炬計劃”正式實施,武漢經驗被復制開來,科技企業孵化器被列為“火炬計劃”重要內容,開始在中國遍地開花。
從1987年至1991年僅僅4年時間,全國多數省、自治區、直轄市均誕生了本地區首家科技企業孵化器,成為我國科技企業孵化器事業的先行者。
10余年時間里,這條創業街孵化了1300多家企業,6家上市公司,產生了30多個億萬富翁,真正形成了創富神話。
2009年開始建設孵化云平臺,建設互聯網+孵化器。
到2014年,全國科技企業孵化器數量已超過1600家。
經過30年的發展,我國孵化器的數量和規模已躍居世界首位,成為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的重要載體。經過30年的發展,我國孵化器的創新環境讓世界驚嘆。
科技部火炬中心在峰會上發布《中國創業孵化30周年》一書,提出要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在國家“十三五”戰略規劃下,驅動中國向科技強國、孵化器強國邁進。
中國孵化器逐漸進化為“場地+服務”的第二代孵化器變為“場地+服務+資本”的第三代孵化器。通過提供資金換取部分企業的股權,而且為創業企業提供人力資源、法律構架、財務管理、技術架構等更加精細的服務,使得孵化、投資、管理實現一體化,孵化器也真正成為了創業者們的“避風港”。
孵化器最直接最基礎讓創業者得到經濟發展,為產品提供展示與推介的平臺,從而使其擴大影響,不僅包括實物產品,也包括先進的技術,對新成果、技術和成果的推廣起著極其重要和不可代替的作用,即使在信息技術和手段迅速發展的今天也是如此,為企業發展創造好的社會氛圍。讓經營利潤與同期相比均有數倍甚至幾十倍的增長。他是一個相互聯系、相互補充、相互倚重、相互影響的整體。
中國創業孵化行業一路見證經濟轉型、社會發展和科技騰飛的歷史軌跡,成為促進中國科技和經濟結合的關鍵節點、重要推動力量,和推進創新創業經濟發展的有效實踐。
現在孵化器有不同的類型,托管型比如李開復創新工場、微軟創投加速。還有策劃型,一直發展到今天更是各種各樣了內容豐富。孵化器有很多種,拋開政府引導型(如科技園、留學創業園等)和大學孵化器等,商業孵化器自身也有不同的取向。
3.中國孵化器的SWTO分析
一、優勢分析
1.政府的大力支持,新的時期,我國經濟增長方式面臨新的轉折。提高自主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已成為明確的國家戰略。
2.中國的科技企業孵化器還是一種"科技含量很高的基礎設施產業"90%以上的孵化器在孵化企業屬于科技型企業與科技企業緊密相連。
3.精良的科技教育網絡,為我國科技企業孵化器的發展提高了強大的智力資源。
二、劣勢分析
1.運行機制落后,缺乏創新。
2.鏈接與整合社會資源的能力不足,社會資源的集聚功能不夠,特別是融資能力有待加強。
3.自我創新能力不足低層次產業同構現象比較嚴重。差不多都是軟件、通信、生物醫藥、新材料等。
三、機會分析
1.創新型國家戰略的提出給孵化器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
2.加入WTO中小企業大量成長,企業孵化器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3.初具規模的產業格局,為發展專業技術孵化器和實現孵化器的產業集群提供了前提。
四、威脅分析
1.孵化器重視硬件環境,忽略軟環境。
2.知識產權評價與保護力度不高。
4.美國YC孵化器(值得借鑒的地方)
硅谷的頂級創業孵化器YC的孵化項目,如今已經制造了超過300億美元市值,而其中貢獻最多的(200多億美元)其實是兩家公司:云存儲服務公司Dropbox和共享房屋短租平臺Airbnb;其他所有成功孵化的項目制造了剩余的100億美元價值。
這屆 YC 一共有124家公司畢業,28%來自美國以外的地方,女性創始人占總數的12%。企業市場/B2B相關的創業公司最多,有26家,占到了總數的21%,消費者市場相關的25家,硬件相關的22家,做平臺服務(marketplace)的有15家,金融科技相關的11家,生物科技相關的10家,其他分別是開發者工具、廣告和政府相關。
YC最廣為人樂道的是它獨有的創業項目選拔方式和培訓機制。
YC與眾不同的還有它在細節之處所體現出來的匠心獨運。YC最核心的其自身強大的合伙人團隊,背后豐富的導師資源,以及能夠將這些人脈資源與其自己投資的項目進行有效對接的中間平臺。YC模式的核心點在于領域前瞻、批量生產、迅速驗證、快速接盤。
黑客天生放蕩不羈。
YC的孵化服務分為兩類:盈利性、非盈利性
YC還細分領域:軟件領域、硬件領域、教育科技、生物技術四個領域。
這些就是我們值得借鑒的地方
1.他們的核心點,細分領域,對人才的重視,獨具匠心的運營方式、頭腦風暴、人脈資源和平臺,都是值得我們細細品味的地方,細節決定成敗。
2.大力發展專業技術孵化器,實施集群戰略,產業集群有利于區域獲得競爭優勢。專業技術企業孵化器擁有本專業的優勢項目、最先進的實驗設施及高級的專家和管理人才。
3.融資戰略,孵化器的重要的任務之一就是幫助孵化企業解決資金的問題。
5.發展戰略
加強中介服務戰略,大力發展科技中介機構。搭建創新服務平臺科技創新服務體系在中小企業技術創新過程中發揮著全局性的關鍵性作用,它貫穿于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的全過程,是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為經濟效益的重要紐帶。
完善中介組織的認證、評估、投訴等管理機制,加強國際間合作,幫助企業降低創新成本,提高創新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