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做到實用》

你讀書有沒有這種感受:

讀了很多書,好像從來沒讀過書;

讀了很多書知道又好像不知道;

讀了很多不會用。

如果有,原因就在于你讀書沒”套路”的

總結

1結構:故事,觀點,123,升華

2論點:如何寫讀書筆記

3論據:

同樣看一本書,為什么不同的讀者會閱讀出來不同的深度和不同的廣度?

怎么讀書?

這是一個什么概念?

4故事:

作者給有些創業團隊的小主管講帶團隊的時候,我就問對方:《水滸傳》看過嗎?《紅樓夢》看過嗎?《西游記》看過嗎?《三國演義》看過嗎?對方說看過啊,作者就開始基于對方的困境,用四大名著中的經典案例,來給對方分析情況,把對方都聽傻了,然后下決心重新開始認真看四大名著。

同樣在《光電帝國》這本書中,講述了愛迪生如何在上千種材料中找到對應的燈泡鎢絲的,這種低效率的工作方式絕對是被學霸特斯拉要吐槽不知道好幾次的,因為愛迪生沒有接受過正統的完整的教育,所以導致他只能用動手的方式去解決問題,沒有經過正統的教育,無法進行高度抽象思考總結,分析推理的話,就會做事情浪費很多時間,特斯拉曾吐槽過愛迪生的工作效率,就好像在一對干草堆中找一根針,他就會一根一根干草梳理出來,直到找到針為止,而針對學霸特斯拉來說,為什么不用一下吸鐵石呢?

《這一輩子至少做一回傻瓜》中無農藥蘋果的種植者木村爺爺其實也是這樣用了十一年的方式各種試錯才測試成功的

作者本人曾理過400期《冬吳相對論》的開頭問題集合,一共191頁A4紙張的內容,每集片花拋出10個小問題,內容包羅萬象,他在這邊4000多個小問題中,能回答3500多個小問題,并且還能展開講更加深入的,這種是鍛煉思維的能力

從第一個故事可以看中,如果你沒有把書里知識真正歸你所有,即使你看到的百年以上的的經典名著,所謂的大智慧書,但卻不能為你所有,那也不過是落花流水。做任何事情,你會發現,做了未必做好,做好未必就是精品,很多人是盲目做,完全沒概念的

從愛迪生的和木村爺爺的故事看出,任何事都需要策略法才能提高效率,作對事情。這個策略的前提是你有高度抽象總結,分析推理思維,讀書又何嘗不是需要策略,有策略的讀書就是在和自己的思維死磕

作者用親身“做過”有用的讀書策論獲得好結果的案例進行了證實

4干貨

1思維的筆記法局限在于,使所提煉的內容一定是不夠精細的,就是你去回顧自己的內容可能已經忘掉了筆記的大部分信息。

可以用作做圖像記憶法的“思維宮殿”,所以你會發現是沒辦法同等復制給別人的腦袋里面一個“思維宮殿”。這也是它局限。

所以讀書筆記的最佳的方式其實還是老老實實寫下來,方便自己看,也方便別人看

所以好的讀書筆記一定包括以下四個方面的內容:

1)清晰地表現每一個章節的邏輯脈絡,以及這個知識點所在的知識體系框架中的定位點;

2)你的筆記可以概括書中的絕大多數重點和亮點。

3)你可以根據自己的經驗例子,來重新口述書中的重點和例子。

4)在你的讀書筆記中,會穿插到其他相同和相克的讀書筆記中的思想觀點,來進行疊加和對比的方式,方便你進行深度思考。

如果把看書如制作電視劇的思維去看的話,你能從導演,統籌,策劃,后期剪輯,攝像頭站位的思維邏輯去思考的話,你會看到很多不出現在鏡頭中的運作團隊是如何運作這個“節目”的

所以試著用“收斂思維”和“發散思維”,再加上與“橫向思維”、“縱向思維”,正向、逆向思維形成互補,形成交錯,而不能只用單一的思維過程去完成一個綜合性的實際問題,因為“創造性思考本身是一種復雜的、多元思維的整合”。

總結一句話,看書要用大局觀思維,正逆橫縱的角度去提煉精點,知識之間隨時做對比才能活用。

6喜歡|不喜歡

學到了新思維,能夠用于任何地方,不過覺得作者可以精簡一些的方式來表達觀點,總之干貨滿滿。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很多時候我都給自己暗示,對自己說不用后悔,做一個果斷的人,不用拖泥帶水??倳υ谛睦锵?,那時的你就是會那種選擇,用...
    行百里者半九十閱讀 303評論 0 0
  • 隨便寫寫,記錄下心情。 今天有個剛來兩周的同事,離職了。 對于這種很短時間就離職的同事,我的八卦病再次犯了。 剛好...
    文理不通閱讀 204評論 0 0
  • 現在的社會情況是越來越復雜了,產生的糾紛也就越來越多的。現在都是一個法治社會了,遇到一些問題,多數就是以法律的方式...
    打不死的小小強閱讀 251評論 1 1
  • 在看到題目的那一刻,我首先想到的是初識心理學的我,我看很多市面上與心理學相關的書。 我本一直拒絕看那些什么”三...
    守魚人閱讀 3,006評論 0 1
  • 我今天帶著你去玩! 先是去博物院,然后重游梅花山,行嗎? 昨天對孫權和朱元璋的歷史有了一些感性了解, 聽到外面的鳥...
    曼谷123閱讀 134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