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看了電影《追龍》,雖然事隔熱點一兩個月了,還的確感覺很贊,六十年代的香港復古感很濃厚,既有香港典型的黑幫、兄弟情,也有殖民地時期飽受英國人的壓迫和欺凌,更有濃厚的老香港風味,一些布景、物品包括人物形象都做得很到位。
忽然明白這部電影的口碑源了,雖然之前也有表現香港殖民時期的影片,這部的表達是直接而淋漓的,結合打斗場景的展現,講殖民時期的香港的壓抑、混亂,人們的暗無天日變得得非常震撼。每一個小人物都有自己的故事,人物與人物之間關系雖表現節奏快但顯干脆,同時又飽含深意。阿豪為救雷諾被打斷腿,躺在醫院,醒來的那刻,雷諾沒有說一個謝字,只說不會放過那個仇人,轉身離開。從這刻起,就看出他倆的兄弟情誼已牢牢建固。
還有個印象深刻的形象是小花,一個被父親略帶的小女孩,阿豪一直撫養她。而當阿豪成了千萬富翁時 ,叫“玫瑰”的女子被雷諾請來當作眼線,訓練有素的“玫瑰”被揭示就是當年的小花,實際是阿豪安插在雷諾身邊的眼線,這個女孩的蛻變是驚人的,不變的仍是她對阿豪的感激之情。
最后是阿豪和雷諾的兄弟情,這個兄弟情很有意思,通過生死之交結拜兄弟后,二人共成億萬富翁,可是雷諾仍是掌管全局的大哥,阿豪做事都要聽他的安排,可是阿豪根本不是一個會愿意聽別人的人,他要走屬于他自己的路。于是在錢多后,兩兄弟反而開始互不信任,你安插眼線到我身邊,我安插眼線到你身邊。以為結果會彼此變成仇人,可是沒有,因為他倆雖口頭上都喊著自己很貪錢,其實都很重情重義。這樣才有結局時再一次的生死之交。
整個電影其實更以阿豪為主人物視角,這實在是一個小人物,為了掙錢幫忙打架,到了為了錢成為全香港最大的毒販,可是內心卻一直有著自己認為堅守的底線,就是決不讓家人和親近的人碰毒販,盡量不傷害無辜的人,可是這么大的毒販怎么可能不傷害多少無辜的人。這種矛盾被他弟弟鄙視,他弟弟也染上吸毒,在阿豪罵他弟弟時,弟弟憤怒地反問他:誰不知道你是香港最大的毒販。對于這個人物,還是雷諾的評價說得到位,“梟雄”。在亂世,一個毒販,卻還有情有義,有一點良心的底線,從不為錢殺人,殺人打架都是為了愛的人,甚至敢于反抗權威的英國人,大喊:香港是我們的領土。這是個名副其實的梟雄。可又是很悲涼的人,第一人老婆孩子在偷渡過程中為了躲避英國人的盤問而淹死,隨后腿被打斷,兄弟相繼離去,弟弟成了植物人,終于殺了那個英國人報仇,卻坐了三十年牢,最后得肝癌而死。
實在也是梟雄的下場,悲壯的一生。如今的香港,好像又走到了某種困境,僅靠金融產業遠遠不夠,經濟的落寞,人口的壓力,內部劇烈的矛盾,真希望香港能更好,不在于體制的差異,在于香港需進行產業的升級轉型,而開放變革的心態更需有之。好久沒去香港了,祝福她繁榮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