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假三天,我與朋友相約云臺山游玩。
/第一站/
天氣很好,云臺山上空的天氣很藍很藍。
天空真的超級美。
剛剛進入山時,一切都覺得新鮮,深深的呼吸了一下山里面的空氣。據了解山里面的氧負離子濃度很高,對身體很好。
景區游客特別多,云臺山景點很多。我與好友商議先去紅石峽。
排了大概半個小時,才得以驗票隨著浩浩蕩蕩的大軍進入中原第一奇峽-紅石峽。
中午的太陽曬得還很熱。也沒有什么遮陽的地方。走了大概1個小時,除了懸崖峭壁樹枝和一眼望不到邊際的人外,什么也沒有看到。
曬的我們后悔排那么長的隊來。,這山真的是好荒涼。
途徑一段柵欄,一顆古樹,從石頭縫里面鉆了出來。
旁邊寫著“保護古樹,請勿觸摸”,但是游玩的人都想去摸一下,名曰"沾沾仙氣"
臺階上一株默默的草,春去秋來,不知道它見過多少游客的到來。
走過了一個比較長的山洞,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了。我才真正的看到了紅石峽的景色,終于知道為什么那么多人排隊。
越往里面走,越來越覺得涼意撲人。
到了里面,水很涼。有的人把鞋都脫了,站在半濕潤的巖石上。現在還是春天,還是有些冷。
趁著人少,我就趕緊上去讓室友拍張照片。一位朋友說,看到這張照片很想把我踢下去。
繼續走,瀑布越來越靠近,越來越多的水流。有的走過去,濺的水花都能打在臉上。
最里面的瀑布很壯觀,聽著水聲,心里面也感覺很清爽。
之后我們就返回了,返回路線基本上都是直著就上去了。不像來的時候那么曲折。
有一些當地的人賣的紀念品,都是一些墜子,很漂亮。
到達上面的時候大概已經5點左右。日頭已經快下去了。
走在大壩之上,看到了漂亮的子房湖。真的很美,很漂亮。相傳張良幫助劉邦得了天下就退隱在這里了,字房湖由此得名。
有很多賣紀念品的,我與室友一人買了昆蟲標本做紀念。
/第二站/
第二天起了個早,朋友很想去玻璃棧橋。我們就出發了,我們覺得司機會直接就帶到了。沒有想到竟然要中途轉車。我們從8點看到等,大概排隊排了1個小時才做上上山的車。
上山的路謂是盤旋曲折,要經過14個疊彩洞。每一個洞都有一個名字,每一名字都有其特殊含義。
上山大概需要半個小時,到了峰腳下,驗了票我們就進去了,看了一眼路線,有兩條路:一條是走有一個幾百米的玻璃棧橋,1000多米懸空;另一條是走石臺階。
本來朋友很想去看看玻璃棧橋,但是上山的盤旋路把她弄的天昏地暗。她下車吐了一會,決定我們走山路。
路程說長不長,說短不短。途經藥王洞,里面供奉是藥王孫思邈。藥王洞里面很黑,有一個道士坐在里面。
看過這樣一句話,我不是不知道疲憊,只是想去夢想實現的地方看看。
到達茱萸峰之前,有一個寺廟。廟里面有小道士,只要有參加的人跪拜,他都會敲一下缽。寺廟外面,有一個超大的同心鎖。很多情侶在此許愿。
茱萸峰是云臺山的一座主峰,大詩人王維就是在這座峰頂寫下了《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最后的臺階,也不是好上的。
茱萸峰的峰頂,這兩個塔特別的醒目。上面系滿了祝福的小牌子。
站在云臺山的主峰眺望,群山繚繞。
隨著人群下去,樓梯是懸空的。室友恐高,走到下面腿都已經軟了。
中途有賣吃的,我與朋友一人吃了一份涼皮。有人問他們,這些東西是怎么運上來的,那些服務人員說,背上來的。總結,餓的時候哪怕是辣條都是美味。
下去的路一般路程都還好,人也比較少。
/第三站/
下了山,便坐車下山。準備去最后一個地點:萬善寺。這真的是云臺山的一方凈土。
萬善寺隱約在半山腰之中。
正門,以前就只有這一個小的寺廟。現在正在逐步的擴建。
室友臨時暈車,體力不支持,我一人前往。萬善寺很多地方,目前都在修建中。相比與紅石峽的摩肩接踵,這來的人真的很少。
由于手機沒有電,我只是拍了個門。
院里面現在也都是水泥路。
有個小播音,里面一直梵唱著藏經。寺里面的師傅們在種花。
心頓時覺得很靜,把寺里面轉了好久,特別的安靜。我懷著敬畏之心,但是我沒有拜任何一位,覺得自己心不誠。
最后我就在廟的前面,找到一個石墩坐在那里睡了半個小時。最后,下山找好友準備回學校。
至此,我的云臺山之旅已經結束。
旅游途中,碰到過70多歲的爺爺奶奶,手牽著手。
也碰到過膩膩歪歪的小情侶,也碰到過孤身一人的游客。
天南海北,遇到很多人,也聽了很多事。
《大學生活和在旅行專題聯合征文》活動鏈接:http://www.lxweimin.com/p/d0e850b339e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