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們的相貌非常丑
也不像變形金剛那么神通廣大
但是災難面前,這些救援機器人可以沖鋒陷陣
拯救受難者?
它們究竟丑成什么樣子?下面就聽小編來嘚瑟嘚瑟
不知道是技術與用途方面的原因,還是審美與理念的原因,現在的救援機器人雖然奇形怪狀,五花八門,但都有共同點:相貌丑陋,機械感十足!
最常見的是像動畫片“機器人總動員”中瓦力那樣,帶有履帶的小型機器人,它們裝備了用于探測生命活動的傳感器:紅外線感應器、二氧化碳探測器、聲吶發射器、攝像頭等等,一方面可以搜尋幸存者,一方面也偵查危險地帶的狀況。
蛇形探測機器人
還有一些仿生探測機器人,比如日本團隊研究出一款蛇形機器人,可通過噴射空氣抬高配備攝像頭的前端部分,穿越較高障礙物在廢墟內部展開搜索。
蟑螂型探測機器人
比如加州伯克利大學研究的蟑螂機器人雛形,采用特殊的材料與技術,不僅本身體積很小,它的身體被擠壓50%時依然可以行動,可以穿過狹小的縫隙,尋找幸存者的生命跡象。
會公主抱的小熊機器人
有些機器人還可以搬運傷員,比如上面的小熊機器人,可以輕松抱起一個壯漢,并且為了增加點萌元素,還裝了顆小熊形狀的腦袋。
波士頓動力的“大狗”機器人
狀如牛的波士頓動力大狗機器人,擁有極高的行動能力與平衡性,可以勝任戰場、災害地區等惡劣環境下的運輸工作。
障礙物算什么,跳過去!
怎么著,要干架?
會嚇到小朋友的機器“馴鹿”
既然提到波士頓動力,就不由得多貼了幾張圖,它家的機器人可謂藝高貌丑陋!不限于執行某種特定任務,用于救災也不在話下。
SAFFiR火災救援機器人
有一款用于火災救援的SAFFiR機器人,它為人形設計,可依靠雙足站立行走,裝有紅外、激光、測距等多種傳感器,能夠自己跨越障礙物,在滾滾濃煙中也能辨明方向,行動自如。SAFFiR在到達指定地點之后,可以執行一系列任務,比如操作水管進行滅火。
清理核污染的機器人
2011年因大地震與海嘯,日本福島核電站發生泄漏事故。處理危險輻射污染顯然不能人去做,那是機器人的戰場。據說當時在嚴重的核輻射下,即便是沒有生命、鋼筋鐵骨的機器人,也有很多陣亡。
可以遠程控制,或者是自動運行的機器人,可以適應在環境復雜、惡劣的救災現場進行各種救援活動。那么,除去機器人,機甲是否也可以勝任救援工作?
?
這個問題需要開一下腦洞
?
如果定義寬泛一些,救援現場的主機挖掘機,也可以算是一種機甲。
?
如果挖土機不算機甲,那么這種加了手臂和大鉗子的總算得上吧。不管怎么說,救援現場往往需要干力氣活的,機甲無疑是個很好的選擇。
外骨骼式機甲NK-01
NK-01內部示意圖
受各種機甲小說、影視動漫作品的影響,在我們的印象中機甲往往更傾向于戰爭,比如我們基于靈核世界的漫畫《Spirit英雄傳》,就是一部熱血的機戰題材作品,但是其中的機甲角色NK01,設計之初的目的卻是讓患有肌萎縮側索硬化癥的小女孩Kiana具有行動與生活能力。也就是說,機甲不只是做力氣活的苦力,還可以用于病人、災害傷員的救護。
?
就像幾天前四川茂縣發生的山體坍塌滑坡,災害或許無法避免,但卻可以預防與減小損失。希望在未來,機器人與機甲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挽救寶貴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