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數學老師出了道難題之后就開始在在下面查看同學的做題情況,我做出來了,老師也看到了,我很開心;回到講臺后,老師說:“我們班其實有很一些很有內才的人……”坐在座位的我低著頭,羞紅了臉,心撲通撲通的跳到連自己都聽得見;我并沒有聽清她說了什么,但我知道那些話是說給我的。我心里極度緊張與期待,因為大家就要知道教室里其實還有我這樣一個小男生。內心的一番地動山搖之后,老師口中那個有內才的人并不是我,我還是低著頭,羞紅了臉。好在依然沒有人發現。
現在我,二十一歲,在某三、四線城市的一座2A學校讀書。有時我會覺得其實高考還是有點道理的,因為我這一路走來,在人群中所處的位置都像這所大學一樣,普通,平凡,默默無聞。
不要誤會,我并不孤單,我也有自己的小團體,也有自己的興趣。我不是無趣的人,只是我喜歡的、熱愛的,我總不能把它變成我擅長的。我喜歡讀書,但我不能像知乎、豆瓣里的人一樣,看完能有所感,然后盡傾于筆尖。我也喜歡民謠,但我也不會是學校里那個自彈自唱的白衣少年。我也愛打球,但我永遠是那個坐在替補末端的人。我熱愛生活,只是我是一個普通的,不會閃光的人。
如今,在大學,我依然沒事愛去圖書館看看書,去操場打打球,在宿舍吹吹口琴。偶然的一些上臺機會我也會去把握,就是那些時刻,有時會讓我恍惚,也許,我開始變得不再那么普通了。
她,是一個美術學院的女孩子,長的不算漂亮,我和她聊天會覺得很開心,她會畫畫,會彈鋼琴,她很好,但我沒有勇氣去追求,我覺得自己不夠好,并不是適合她的一個人。從這時起,我才發現,我依然是那個低著頭,羞紅了臉的小男生,從沒改變。
私心期盼你的情有獨鐘,皮囊下卻沒能與眾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