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相信許多人都見過這種花,但未必叫得出它的名字。小時候我們叫它金黃花,但真正的學名它叫硫化菊。
硫華菊,俗稱黃芙蓉,又叫黃金波斯菊,原產于墨西哥。因此花對土質要求不高,只要陽光燦爛,一點水就能養好。近幾年來全國各地都有作為花卉景觀來種植,很普通常見的花。
? ? 七十年代以前,地處西南的老家 泗城府,原本是沒有這種硫化菊的。
不記得是七幾年,那年春天,縣城四周的半山坡上,忽然一片翠綠,長著同一種野草,綠嫩的葉子,筆直的翠枝,折之有異味,甚至連牛羊也不吃。
當硫化菊苗長到半身高時,秋天到了,花兒,開了,黃燦燦一片。小小的縣城,就像花的心,被四面山坡上的黃色硫化菊籠成一朵金花兒。
奇怪的是,沒人播種也沒人養護,這花是怎么長出來的,至今誰也不知道。老人家說,是花仙子隨大風把遠方的花種子帶來了,散播在四周的山坡上,風調雨順,種子發芽了,花苗落根了,花就開了。這絢麗的金黃色,給縣城的百姓們,帶了好福氣呀。
? ? ? 自那年以后,每到秋收時節,家鄉四周的山坡上,開滿了這種硫華菊。滿山遍野,一片金黃。和著那層層疊疊的梯田,還有那垂了頭的淺黃稻穗......深深淺淺的黃色,在秋高氣爽湛藍的天底,勾勒出收獲的幸福和滿足。
可是就在我們都習慣了秋天的絢麗金黃,以及那碧空中小鳥的飛舞,勿俄間,金花飛去,花神走遠,再也看不到半山的金黃深淺,滿城鮮花。留下的,又是光禿禿的坡地,還有那暗沉的天空。
那滿坡金黃色的硫化菊,怎么不見了呢?
是誰下令割掉花草做綠肥,是誰下令開采巖石做石灰,是誰下令農業要去學大寨,開墾荒地種糧食?當我們把身邊的鮮花當野草,當我們把周圍的美景當工場,破壞掉的何止是環境,漫天的塵土如何留得住花神。
如今,工場早已關閉,開墾的梯田也退耕還林,綠樹又回到山城。
但美麗的硫化菊再也看不到了。那絢麗的金黃永留記憶中。愿某時,花神再現山城,帶來五彩繽紛。
? ? ? ? “媚色津津散朵芳,道人裝束勝紅妝。 詩人若作桃花看,便覺西風不甚涼”。愿宋朝黃庚的這首《黃芙蓉》讓我們記起當年的美麗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