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蒙這么一位勵志的典型,怎么能就寫一篇呢。呂蒙也不算士族出身,在士族林立的江東,這種身份也更容易獲得孫權青睞laì,孫權也確實對他青眼有加。
日常說明,因為成語典故系列的文章是順著《三國志》所寫,所以有的成語可能出處更早,以前寫過的成語不會重復出現,還請知曉。
洗腳上船
呂蒙隨孫權鎮守濡須口時,屢獻奇策,還勸孫權在夾水口建立船塢,其他人都覺得這是多此一舉“上岸就可以追擊賊寇,上船行駛又很方便,還要什么船塢?”呂蒙表示他們考慮不周全“再鋒利的兵刃也有變鈍的時候,作戰也沒有百戰百勝的,要是碰上敵軍騎兵追擊,到不了水邊又怎么上船?”“洗腳上船”是指處在岸邊,行舟極其方便。
鷙zhì鳥累百,不如一鶚è
呂蒙一路走來靠的不僅僅是孫權的青睞,他是在軍中一步步爬上來的,只是起點比一般人稍高,因為他繼承了姐夫鄧當的職務,軍部司馬。如果鄧當養了私兵,也是要一并轉交給呂蒙的。
呂蒙剛因功被封為廬江太守,這還沒到廬江,廬陵的賊寇就反了,孫權連番遣將卻始終沒能拿下他們。不得已才把呂蒙召喚了回來,廬江、廬陵可不是一個地方,孫權又吐槽了一句“養上百兇禽,還不如養一只鶚。”呂蒙也沒辜負孫權這句話,順利剿滅廬陵賊。”
“鷙鳥累百,不如一鶚”是指諸侯上百人也不如天子一人。順便,能者多勞是有限度的,一個人能力再出色,也沒法完成所有人的工作,這不僅是時間的事也是壽命的事,參見諸葛亮。
牛蹄中魚
總覺得呂蒙這找到的成語都挺奇葩的,孫權要求劉備歸還長沙、零、桂三郡時,一方面有魯肅與關羽對峙,另一方面呂蒙直接帶兵襲擊三郡,長沙、桂陽是望風而降,但零陵太守郝普是個忠義之士,呂蒙就找了個郝普的故交,鄧玄之。
呂蒙先交代鄧玄之“劉備在漢中被夏侯淵包圍,我主孫權在南郡親會關羽,如今郝普已經危在旦夕,不用想著什么援軍啦,就像在牛蹄印坑里的魚,閣下去見郝普時要給他陳述清楚,他已經沒什么可依靠的咯。”
郝普也確實投降了,然而事實是劉備在公安、關羽在益陽,并沒多遠...“牛蹄中魚”用來形容死期將近。順便,郝普不止被呂蒙坑,在吳國時期又被隱蕃坑了一次,偏偏與來自魏國的隱蕃親善,等隱蕃事敗,郝普自殺。
白衣渡江
呂蒙最出名的可能就是這個典故了,東吳對荊州的垂涎可謂由來已久,呂蒙也確實為此做足了準備,自己裝病,讓陸遜寫信給關羽示弱,接下來就是呂蒙穿著白衣渡江,扮作商人混淆守軍視線,而留守重鎮公安、南郡的士仁與糜芳先后投降,也意味著荊州基本易主。
呂蒙對城中百姓是秋毫無犯,這是要做給關羽手下士卒看的,既然家人安然無恙,關羽軍不僅士氣不行,還有不少叛逃的。順便提一句,即便建安二十四年是閏十月,從荊州到成都傳遞消息是需要時間的,關羽在短時間內敗亡,也沒給劉備留下多少反應時間。
覆宗滅祀
這是呂蒙給士仁勸降書的內容,“我們到荊州這一路,斥候發現不了,烽火來不及舉,這不是天命,而是有內應,將軍困守孤城,死戰就會毀壞宗廟,絕了香火,這會被天下人譏笑的。”隨后士仁降了,自然也有關羽放話回來要收拾他的因素在里邊。“覆宗滅祀”是指斷絕后嗣,再無后人。
順便提一句,219年正好有瘟疫記載,呂蒙等人的病逝很有可能與此有關,荊州向來是個重災區。而孫權也很緊張呂蒙,在呂蒙病重期間,他鑿通了墻壁偷看呂蒙,而他的喜怒也要取決于呂蒙的身體狀況,呂蒙稍有好轉就要求群臣道賀,還要道士為他請命,不過還是沒留住。
入為腹心,出為股肱。
看官如感興趣,三國系列都在這里了
三國流年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