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
引言
曾經,那個很多人心心向往、躍躍欲試的微商行業,疫情這幾年出現過山車式極速下滑,很多從業者紛紛表示舉步維艱,不得不被迫轉型。
往日風起云涌、眾人引以為傲的微商行業,今日為何落得如此田地?這個扎心話題還得從刻在微商人骨子里的不良習性開始說起。
之前,我對為什么微商人現在都不好賺錢了?這個話題作過詳實分析。基于讀者對前文反饋良好,我決定以不同視角分析微商「此為第二篇」,表述一名8年微商實踐者對行業當下發展狀況的一些看法,希望為大家帶來一些啟發與幫助。
01
經濟下行期,微商人的劣根性暴露無遺
2019-2022年期間,受一場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影響,中國經濟乃至世界經濟都受到重創。沒有硝煙的戰爭給人類社會帶來史無前例的災難。
經濟下行期各行各業遭受巨大損失,同在一個地球村下的廣大微商人也無法置身事外,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受到影響。微商人生意不好意味著收入驟減,很多人開始怨聲載道。微商事業做不好賺不到錢,能完全歸結為是疫情造成的嗎?我想,并不是。
我不得不說一些過于真實的話,得罪一些人在所難免,但也請勿對號入座。微商行業為什么從鼎盛時期走向被迫轉型?這個沉重話題必須得從微商從業者的原始劣根性開始說起。
何為劣根性?劣根性,是指長期養成的、根深蒂固的不良習性。?劣根性是一種心理反應,因某些劣根性是人潛意識的判斷。人的劣根性就是人本能的特性,是人本性中所具有的或存在的不良品質和不健康的心理需要,是人性的弱點。
也就是說,人的劣根性是人生存的一種本能,是潛藏于人骨子里的本質。只要是人就有這種劣根性存在,任何人無可辯駁也無從回避。一旦時機成熟或條件允許,這種劣根性就會爆發或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但是通過人自身素養素質的提升,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相對減少了劣根的存在。
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根據我多年對微商群體的觀察,可以推斷出微商人同樣充斥著原始劣根性。那么,微商人劣根性的具體表現有哪些?比如:貪婪貪心、愛錢如命、價值觀扭曲、損人利己、不懂感恩、喜歡吹牛、忽悠不打草稿、沒有硬核技能、裝逼是一把好手、夸大宣傳、沒有誠信、文化水平低、運營能力差、只會復制粘貼、缺乏創新、懶癌晚期、只想躺賺等。「由于篇幅有限,本文著重講以下幾點。」
微商人的劣根性:起點低,水平參差不齊。為什么這樣說?根據實際情況及統計數據得知,微商從業者主要由寶媽、學生、上班族、自由職業者、創業老板等組成,其中寶媽大約占70%-80%左右,其他人群大約占20%-30%左右。從受教育程度來看,微商從業者中低學歷人群占大部分,高學歷人群占小部分。還有一個很真實的原因是,很多人正是因為沒有背景、起點低,想額外多賺些錢才選擇做微商。所以,從整體來看很多微商人群起點確實非常低,水平真的參差不齊。
微商的確有過一段輝煌時期,但近2年中國經濟增速放緩,通貨膨脹嚴重,原材料成本上漲,物業租金上漲,專業人才稀缺,直播電商和各類平臺侵蝕,社會出現嚴重內卷,就業問題和民生問題面臨嚴峻挑戰......在大環境惡劣的情況下商業生態持續惡化,各行各業生存狀況無比堪憂!正是基于生態和業態的惡性循環,導致刻在某些微商人骨子里的原始劣根性真的暴露無遺。
為什么一受到沖擊微商人的劣根性就會暴露無遺?正是因為微商人起點低,水平參差不齊才會暴露無遺。為什么他們會暴露劣根性?因為,文化水平低的人本身就沒有什么軟實力,肯定會底氣不足。那些底氣不足的人,一旦面臨外界的風險,根本不知道如何應對,就會產生自我保護機制,出于一種自我保護意識,一個人真正的本性就會顯露出來。
并非貶低微商,不可否認的是微商從業者良莠不齊,那些越是沒有文化素養的人,在天災人禍面前越是容易暴露天性。在商業的世界里,在利益面前,人性的丑陋會被無限放大,疫情是一面照妖鏡,很多人被打回原形!
02
團隊長想拉人墊背減輕自身傷害
突發的黑天鵝事件造成嚴重的經濟危機,微商團隊長們也無法幸免。日子終歸要過,該怎么辦?很多人開始臨時抱佛腳,拉人墊背減輕自身傷害。
很多團隊長通常重視B端招商,卻忽視C端零售,他們總覺得零售還不如招代理來錢快。畢竟新招一名代理商,少則賺幾百、幾千,多則賺幾萬,同時大貨也轉移給新代理,自己的壓力也會減輕不少。當大多數人都這么想,這么做的時候,卻發現市場上愿意來做代理的新人已經不多了,并且還有一堆品牌在瘋搶新代理。“狼多肉少”的窘境下,一心想著拉人墊背的團隊長頓時傻眼。
雖說微商的核心是招商和裂變,但不要忘了零售同樣也很重要!畢竟,兩條腿走路永遠要比一瘸一拐的單腿走路,走得更穩、更快、更遠。
如果團隊長都想賺快錢、大錢,那往往會事與愿違,結果是越想快速賺錢越賺不到錢。到頭來,不僅新代理商沒招到,家中還積壓著大量貨物,日子變得越發艱難。
零售為什么重要?因為,不重視零售,產品就很難真正到達C端消費者手上,不僅做不到可持續發展,還會帶來一系列嚴重后果,比如:代理商鬧事、項目崩盤等。所以,招商的同時,零售也很重要。做微商最終目的,是要將產品銷售到終端消費者的手里,這才是微商該有的事業方向,才是微商該有的原則,才是微商該有的健康商業模式。
這些團隊長為什么會拉人做墊背?因為,大多數微商人群的起點很低、水平參差不齊,他們應對風險的能力就很低。團隊長同樣如此。很多團隊長在面臨團隊渙散、行業沖擊的情況下,尤其是受經濟環境影響的時候,僅憑過往僅有的知識,僅憑著幾年從業經驗,他們只能撐上幾個月,但是過了幾個月之后,過了半年之后,他們已經對一些新的事物沖擊,對行業一些新的轉變,已經無法適應,已經窮途末路,已經想不到更好的辦法。
他們為什么想不到更好的辦法?還是回到那句話,一個人的認知決定一個人會走怎么樣的路。正如俗話所說:屁股決定腦袋。那一個人認知,他也就在這里的,他沒有足夠的時間他去提升這個認知,他一邊忙著解決危機,然后另外一邊還得想怎么樣子去找出路?你說他該怎么辦?所以其實歸根到底,這些團隊長為什么會拉人做墊背呢?還是那句話,他們的當初的起點還是太低了一些,團隊長起點低啊,認知不夠,想不到好的方法解決遇到的問題。真正有實力的團隊長,他們的認知夠,遇事解決問題的能力強,能做到讓跟隨的這群代理不用為生計而擔心。
03
品牌創始人不擇手段的轉移風險
大多微商品牌創始人出身于草根,普遍比較年輕,沒有太多社會歷練與沉淀,根本沒搞明白一名優秀的企業家需要具備哪些綜合素質。他們的企業使命、愿景、價值觀,簡直就是掛在墻上的口號,或是放在電腦文檔里的幾句空口白話。
微商品牌創始人基本上不太懂產品,也不知某些貨物在市場上到底好不好賣。他們頭腦一發熱就給供應鏈工廠轉了一筆巨款,訂下一倉庫大貨。并信誓旦旦的對代理商說:“咱們的產品很好,市場前景一片光明,你們只管使勁賣,我一定會帶領大家年賺幾十萬、幾百萬。”那些傻白甜的代理們,出于對品牌創始人的信任,紛紛埋頭瘋狂刷圈宣傳。
不論產品好不好賣,放在以前大家的抗風險能力會強很多。但是,突發一個持續這么久的疫情,那可就不一樣了。事實可沒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理想,或者說更為殘酷。在危機面前,人性總是經不起考驗。這些微商品牌方,為了連本帶利收回貨款,為了規避巨額投資風險,他們開始不擇手段,瘋狂將貨物壓給代理商,轉移到每個人家中。
稍微聰明點,能感知風險,或是手上資金確實不多的代理商可能會少囤點貨。但不是每個人都這么保守,那些打了雞血的代理商,出手就大方了許多。他們通過刷信用卡或找親戚朋友借款,東拼西湊了幾十萬給公司打款訂貨。
有良心的品牌方會想方法幫囤了大貨的代理商出貨,但那是極少數。通常情況是一些奸商,把貨壓給代理之后,卻不幫忙出貨,也不管代理死活。他們心想:“能賣出去是你們的本事,賣不出去只能當自己遭殃。”這些無良商人以這樣卑鄙的方式,對待那些信任他們的代理。
很多微商品牌創始人還是呈現出那種劣根性,呈現出虛偽的一面!他們習慣先將牛逼吹出去再說,習慣先把人忽悠進來再說,習慣先搞定代理商,讓他們多囤貨再說。不管產品好不好賣,不管商業模式是否有問題,不管代理商能力和人脈是否撐得起野心,不管公司扶持和服務是否到位,他們都一定要把這些東西說得很漂亮,讓所有人都相信這個品牌一定會做大、做強,所有跟隨公司的代理商也一定會成功。只要把這些人給洗過關了,公司就會有業績回款,品牌創始人就會開心。但是,事物發展軌跡并非想象中那般美好,在疫情面前他們原形畢露,以往吹出去的牛都沒有實現,結果卻是顯而易見的糟糕。
人心被傷一次之后,絕不允許傷第二次。當代理商如夢初醒之時,也便是這些垃圾品牌崩盤之時。古語有云:“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不得人心的品牌方只會遭到代理商集體攻擊和謾罵,甚至舉報。代理商們可以自認倒霉,看走眼。他們可以將產品自用一部分及送人,或者清完貨之后去做別的良心品牌。但是,某些劣跡斑斑的微商品牌創始人信用破產之后,就真的很難東山再起!
微商圈出現過很多這種品牌創始人,他們一直會強調要建設品牌文化,要樹立團隊價值觀和品牌愿景。他們確實有做,但是做得根本就不徹底。他們一邊喊著要建設團隊文化,建立一種怎樣的企業愿景。但事實是,他們在細節上,包括請一些人做品牌傳播的時候,都在斤斤計較。能夠真正發自內心去做品牌文化建設,真正用心去輸出干貨,給社會創造價值,給這個行業帶來正能量的品牌創始人真是鳳毛麟角。
所以,這里呈現的一個問題,未來微商圈轉型,一定是朝著真正的價值觀,真正的團隊文化,真正的團隊核心競爭力去做。而且是從創始人開始,自上而下的每一個細節,不管是對內還是對外,都是要有溫度,都要做得很徹底,這是一個逆人性的過程。當然,逆人性的過程永遠都是最出效果,永遠都是能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04
80%服務方不是分家就是倒閉
還有一類屬于微商服務方。原本幾個人一起合伙開公司,服務一些微商品牌方和團隊。行業景氣的時候,有些公司沒少賺錢,做得好一點的一年賺幾百上千萬。那些賺了點錢的服務方創始人大多有一種幻覺,感覺自己已經走上人生巔峰。買房、買豪車、高調炫富的大有人在。他們開始目中無人,總以為有今天,完全是自己眼界、格局和能力的體現。
當這些公司賺錢的時候,放眼望去是一幕和諧相處,其樂融融的景象。但是,疫情這幾年,大家都不怎么賺錢了,畫風就急轉而下。大多服務機構創始合伙人及團隊之間就開始撕逼。
常見情況有:
1、某服務機構,C合伙人認為自己平時很辛苦,做了那么多事,為什么到最后分錢的時候,A合伙人和B合伙人可以分那么多,自己卻只分到這么一點?這種利益分配不均,把別人當傻子的情況實屬比較常見。當該公司遇到問題,大難臨頭的時候,合伙人之間就惡言相向、互相拆臺,最終導致團隊四分五裂而散伙。C合伙人干脆另起爐灶,以更低的服務價格干著跟前公司差不多的事情。
2、“我平時全國到處飛,每天累得跟狗一樣,分點辛苦錢是應該的。你平時都忙自己的事去了,很少來公司,也沒管過公司一些事,憑什么還要占這么多股份?上次分紅你分了那么多,就不會心虛嗎?”A股東和B股東誰也不服誰,兩人之間的明爭暗斗,導致公司世風日下,只能靠啃老本度日。兩強爭斗導致C股東很受傷,最終選擇出走。團隊成員之間憂心忡忡,裁員、降薪、離職等情況常有出現,原本一個大型服務機構,就這樣從此一蹶不振。
3、還有一類服務機構,創始人團隊是從其他行業轉行而來,根本就沒有實際操盤微商品牌和帶隊賣貨經驗,只會以一套方法論打天下。這類公司重銷售輕服務,一般服務團隊人數比較少或者部分服務外包。他們的銷售團隊絕對是頂配,幾十上百號人密布各個渠道,形成人海戰術網絡。
這類服務機構創始人向來比較高調,只要哪里有大型線下活動,他們都會去贊助,并上臺吹牛、打廣告,業務員就在底下截流轉化。初涉微商行業,沒有什么經驗的品牌方感覺對方團隊陣容強大,“實力尚可”,大多被這類服務機構坑過。他們只會交付一些模板化文檔,實際運營更是一團糟,遇到問題更是找各種理由甩鍋推卸責任。
一般上過當的品牌方肯定不會說他們的好話,逢人就說某某某機構不靠譜,坑了他幾十上百萬也沒帶來結果。久而久之,這類服務機構對外口碑越來越差,甚至有人與之對簿公堂,還有的被人舉報后收到監管部門巨額罰單。就這樣,一個個華而不實的服務公司相繼倒閉,團隊成員各奔東西。
前幾年風光無限,大肆擴張的微商服務機構,大多在這兩年的市場角逐中被淘汰出局。因為各種原因,不是鬧分家就是被迫倒閉。80%的微商服務方已不復存在,只剩下僅有的幾家在那苦苦地支撐。
這些微商服務機構為什么會出現分贓不均而解散?為什么因利益問題而分崩離析?很多微商服務公司,為什么會在中途合伙人分道揚鑣?團隊為什么會解散?你一定想知道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吧?
那是因為,很多微商服務機構的合伙團隊,從一開始,就是一群烏合之眾組隊,他們本身就是價值觀不同的人,是一群沒有信仰的人。
一群沒有信仰的人,一群沒有信念的人,他們怎么會齊心呢?他們根本不是朝著共同的方向去努力。哪怕他們一開始的共同目標,都是沒能貫徹下去給完成好。就像上文第3章節的觀點一樣,他們一開始喊著,要建立怎樣的團隊文化,但是,他們真正內心想的是什么?這個一定得一開始就開誠布公的說清楚。
就好比:為什么咱們中國能夠富強?為什么到現在建黨100周年了,還是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你覺得是為什么?因為中國共產黨人,為人民服務的這群人民公仆,都是一群有信仰的人。在建黨之初,從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整個過程當中,中國共產黨核心領導人都圍繞著一種信仰,就是中國人民必須站起來。我黨始終以人民為中心,為人民服務的一種精神信仰,去開創太平盛世。
而在微商圈層里,一些服務機構創始人是沒有信仰的,或者說他們的信仰是很薄弱,很脆弱的。所以,在利益面前,一開始沒有說好,到后來做大做強之后,甚至遇到了一些風險之后,一群沒有信仰的人,只需要一個導火線就徹底鬧掰,這是很正常不過的事。
這就是事情背后真正的原因。這也是微商人從鼎盛時期到被迫轉型的劣根性之一,因為很多人是沒有這種精神信仰。所以,微商創業團隊一定是找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合伙、合作。
05
寫在最后
說了這么多,其實我想表達的就是,微商人因為原始劣根性的存在,導致整個行業從往日的輝煌逐漸走向今天被迫轉型,之所以出現這些問題,它背后真正的原因,背后深層的邏輯,已經給你解釋清楚,希望真正的肺腑之言,能夠給予迷茫中的微商人以警醒。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很多人意識不到這樣的問題。如果他們能夠意識到,確實存在一些問題,那本文可作為他們調整的一個參考方向,這也是非常有意義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