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缺》看了一部分了,書中講了很多案例,有的人雖然做好了由于截止日期造成時間稀缺的現有事情,卻忽略了其他需要關注的事情;然而對于資金稀缺的人,思維完全被固定在了如何解決溫飽,如何交孩子的學費,自己的各種的貸款是不是又到了還款期等等問題上,各種將來對他有意義的投資都將會被拒之門外,比如,你能說服一個處于貧困中的人去購買各種保險嗎?
接觸了這本書,自己的關注點似乎總會落在自己今天做的某件事情是不是讓自己忽略掉了一些什么,意識,到底是不是改變的開始?
在各種各樣的匆忙慌亂中我迎來了我的十一月,昨天接到電話的開始,時間稀缺問題瞬間撲面而來,各種慌亂。時間安排過緊,總會有一些疏漏。工作中,總是會遇到一種情況,你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中間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事情,一連串的麻煩竄蹦出來。就在今天,一系列事情像是洪流一樣洶涌而來。交接問題、網銀盾密碼問題,著急趕火車問題。又是截止日期,截止日期讓我的思維變得更加慌亂,大腦充血,脾氣上漲,小我這頭大象似乎一下子長大了一大截,我沒有辦法去控制,沒辦法去做時間自我覺察表,沒辦法隨意找個小東西和小我對話。語氣開始變得刻薄起來…… 我開始找各種客觀原因,埋怨他人把時間安排的過于緊張,負面情緒暴漲,月初的各種不順心理洶涌而來。我開始推卸責任,開始簡化思考,開始逃避現實。
沒辦法成長起來的原因就是自己不能井然有序的處理各種突發事件,以及面對突發事件的情緒和態度。認知自我是在認識自我的前提下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怎么做,如何做,結果是否會讓自己滿意,得到內心自己的認可。稀缺的強大,強大到一系列小我問題的涌現。一天匆忙結束了,就在寫這篇文章之前還沖自己家人發了脾氣,疲憊的心情和煩心的事情讓我不想和他們有進一步的交流。我以為我不需要人理解,我以為我能說服其他人,后來發現自己連說服自己的理由都沒有。是的,小我太龐大,他讓我想到了“踢貓效應”所有的情緒似乎是連鎖效應。
十一月必將是充實美好的開始,對于我,我更愿意沐浴書海,書會成為我成長路上的養料。
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