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不是年紀大了,對一些舊的東西越發地懷念起來。
書信,是我尤為懷念的一種交流方式。
可是在互聯網無比發達,智能手機無比方便的今天,親筆給朋友寫一封信,似乎是件很麻煩且矯情的事情。
在很多人的眼里,網絡聯系已如此方便 ,通過手機隨時可以見到想見的人,說想說的話,何必費盡周章地用書信來溝通?
確實,如今的我們,即便隔著千山萬水的距離,也仿若就在眼前,一塊小小的手機屏幕,可以讓人們沒有任何地域上的距離感。
可是,這樣的即時溝通,卻少了很多回味的意境。
還記得少年時,在學校讀書,最快樂的事情,就是接到來自遠方的信,家人寫的,讓人讀出滿滿的關心,朋友寫的,可以感受整頁的思念。讀著那些暖暖的文字,心會變得格外地柔軟。
而回信,也是件極有樂趣的事情,將自己的心情用文字記錄,與遠方的好友分享,那些少年的情懷,便 被一張張的信紙載著,如鴻雁一般,在空中飛翔,飛到每一個收信人的手中。
等信的日子,是那么的漫長,每當看到收發室有標著自己名字的信封,便會迫不及待地拆開,看看對方的生活又有了什么新的變化......
很多年以后,我還保存著那些信,有空的時候翻出來讀一讀,過往的時光便又在眼前鮮活起來,他或她,當時或開心,或憂郁的心情,又會在心中體會一番,然后微笑著感嘆,那時候,都是些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少年啊!
現在,快捷的生活,快捷的溝通,快捷的情感,我們已經沉不下心來好好地看一本書,認真地寫一封信,長久地愛一個人。
我覺得很遺憾。
我的孩子,從來沒有過“云中誰寄錦書來的”的期盼,在我的記憶里,她沒有給朋友寫過哪怕一封信,他們更喜歡的是QQ和微信上的交流。而這些無紙化記錄,沒有多久就會被清空,若干年后,一點痕跡也沒有。
我不知道,多年以后,他們到了我這樣的年紀,會不會感到些許的遺憾呢?